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部分,大唐逐鹿風雲,散發弄舟,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二人自然是西行入蜀的曾進與宋缺。他們都是藝高人膽大之人,別說是有棧道,就是沒有。這山峰也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自然不會有心驚膽顫的感覺。反而饒有興致地欣賞起身邊層出不窮的奇異景觀來了。
兩人都是平常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出來觀景的人,儘管為了提升武道的修為,經常感悟天地自然,但更多的是精神上地,而感悟的天地也是自己身邊的小天地。此番行走,令二人都大感收穫不小。
拐過一道彎兒後,先是聽到了轟鳴的水聲,而隨著棧道空間的不斷開闊,陣陣水汽撲面而來。只見對山水霧瀰漫之中。一流飛瀑猶如出洞蛟龍一般從斷崖洞隙間傾瀉而下,絲毫無視嚴冬地酷寒,激烈的喧囂著。
磨刀堂的殿頂被曾進給洞穿了之後。宋缺那渾然一體,驚豔肅殺地刀法便不再圓滿,不過聽過曾進的那番話後,宋缺就開始了以整個天地宇宙為本,重新培植自己用刀的意境。這蒼茫寂滅,萬物盡消的寒冬與其最是匹配。
故而心有所感,越走身形越是飄渺,時而散化於雪花之間,不見絲毫的蹤跡。配著他那頎長偉岸的身材和雪白的衣衫。真個恍若仙人。
曾進的太極氣場如今只修成了秋之肅殺,離圓滿還早著呢?如今的情景。正合他修煉冬之寂滅。因此二人在這路上並未說話,只是潛心地修行著。時不時地以那無形的氣勢對拼一下。不停地圓滿著自己地境界。
曾進與宋缺都是深明藝無止境的道理地人,故而一直到了成都城下,方才停止了修煉。
成都一名的由來,據《太平環宇記》記載,乃是取自西周建立國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而名曰成都!”由於此地織錦業十分發達,蜀錦被評為天下之最,西漢時在此地設立“錦官”,因此成都又名錦官城。
戰國時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秋,秦王派大夫張儀、司馬錯率大軍伐蜀,吞併後置蜀郡,以成都為郡治。翌年秦王接受張儀建議,修成都縣城。
縱觀歷代建城,或憑山險,或佔水利,只有成都既無險阻可恃,更無舟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窪地方,潮溼多雨,附近更多沼澤,惟靠人力來改善。為了建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萬歲池和城東的千歲池,既可灌溉良田,養魚為糧,更可在戰時作東、西、北叄面的天然屏障。加上由秦昭王時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個獨特的水利系統,一舉解成都平原水澇之禍、灌溉和航運的三大難題。
蜀地由於其特有的地理位
豐饒的資源,自秦時起,便開始興盛,到了如今,更“揚一益二”之稱。
成都本城周長十二里,牆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兩部份。太城在東,乃廣七里;少城在西,不足五里。太城為郡治之所在,少城則主要是商業區。
隋初曾在成都設立益州總管府,到了楊廣之時,又被改為蜀郡。如今楊廣為宇文化及所殺,隋朝已歿,此地的掌控者自然再也不會站在已沉的船上。
故此,蜀中的三大勢力,獨尊堡堡主,有“武林判官”之稱的解暉,川幫幫主“槍霸”範卓以及巴盟的“猴王”奉振,舉行了一個決定蜀人命運的會議,最後在解暉的強力之下,重新將蜀郡改為益州,保留原有的官員及正體,不稱王不稱霸,等待明主現世。
由此便可以看出,獨尊堡在蜀中那獨一無二的地位。
曾進與宋缺一入城,就感受到了此地與其他大城的不同之處,街道上的行人雖然未必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微笑,但是卻絲毫沒有愁苦的意味。商販們沿街叫賣,熱鬧喧囂,與外界的風雲四起,群雄逐鹿,戰亂不斷比較起來,這裡恍如一個世外桃源。
二人各有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