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1章 新兵出征訓話(上),從八百開始崛起,漢唐風月1,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刀離開家,但並沒有馬上離開家鄉!
五人騎著戰馬,沿著簡陋的縣道,一路風馳電掣直奔縣城!
那裡,總共有4500人從昨夜就開始集結,3000兵是範紹曾幫忙給22集團軍爭取的補充兵員,1500兵是唐吉利精心訓練半年給唐刀準備的家鄉子弟兵。
22集團軍軍部在三日前就發來電令,22集團軍直屬四行團團長唐刀擔任接兵官,將成為這4500人最高指揮官。
對於唐刀來說,不管其歸屬那支部隊,這些川軍都將趕赴抗日前線,成為抗戰骨幹力量,他做為接兵官,必將出席新軍出兵儀式。
而且,這些新兵不光是要在他的帶領下出川北進陝省而後越過黃河進入第二戰區,老漢給他準備的將近300萬斤糧食以及他在山城軍械所購置的軍械,都需要人運送。
這4500人成軍的第一課,就是先當好輜重兵,將這批物資完好的送達戰區。
為此,唐家早早的就購買了300輛大車,並在川西八縣蒐羅了近2000匹馱馬,若不是川西有草原,養馬的家庭不少,換成其他地方還真難以有如此多的馬匹儲備。
就這運力,也只能運送這批堪稱龐大物資的五分之一,幸好還有4500名新兵,以每人50斤負重算,20多萬斤糧食還是可以背得起的,再算上路途中人馬所消耗的,能送到前線的,少說也有50萬斤精米。
這已經大大超出唐刀預期了,但這首先的前提是,得讓這些新兵對他這個長官有高度的認同,否則,一天負重數十斤可以,負重一月可就難了。
他們,可不是四行團,大部分人在兩月前還扛著鋤頭在田間地頭忙碌著。
晉熙縣本就是一個人口不過十來萬的川西小縣城,沒有足夠大的演武場容納足足4500人的新兵,縣府的要員們急中生智,乾脆就在低矮的城牆外的農田裡,用時三日,平整出一大塊空地,而後用木頭搭建出一個一人高的高臺。
在這個時代一切為戰爭服務的年代,尤其是在已經被定為後方最重要基地的川省,誰不重視徵兵,恐怕不僅是丟官帽子而是丟腦袋的大事兒。
尤其是聞名全國的抗日英雄團長親自來接兵,誰敢馬虎這個?
為了把氣氛搞得隆重一些,縣裡甚至還花錢準備了一支鑼鼓隊並找齊了縣裡所能找到的耍獅藝人。
川人愛熱鬧,送自己子弟兵出征,那自然也是要更熱鬧一些!
由於這4500新兵,百分之七十都是晉熙本地人,可以說和整個晉熙縣都深度繫結,縣城和縣城周邊鄉鎮百姓來了大半不說,甚至遠達數十里外的鄉村都有不少人來。
那都是他們自己的娃娃,即將要遠赴北方戰場,做父母的能不來嘛!誰也不知道,這所見的一面是不是最後一面。
新兵們雖然人數多,但好歹也經過最少兩月訓練,又有教官帶隊,都揹著打包好的被服以及各自的步槍,昂首挺胸站著還算整齊的佇列。
新兵們表現得還不錯,但並不意味著民眾們會遵守這些軍中規定,他們只知道自己還要看各家親人一眼,哪怕是打個照面。
“黑娃兒,老漢在這兒,往這邊看!”
“大鍋,大鍋,我給你帶阿媽給你烤的老玉米來了。”
“老漢兒,老漢兒,我在這兒!”
將近兩萬名晉熙民眾,把一個堪比足球場的巨大平地圍的滿滿的,喊娃兒的喊鍋鍋喊老漢的聲音此起彼伏,亂糟糟的聲音像是一個大型集市!
聽到親人們熟悉且期盼的聲音,新兵們也再難保持先前齊整的佇列,不由得紛紛扭頭朝發出聲音的地方望去。
若不是有縣裡正規保安團士兵在周圍維持秩序,估計民眾早就衝過這些由荷槍實彈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