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6章 軍事大比武運動會(下),從八百開始崛起,漢唐風月1,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表四行團出戰的是4營炮兵連的一名少尉排長!
在四行倉庫之戰時,這位是雷雄所屬機炮連的一名中士迫擊炮手。
在88師這種德械師中,能擔任中士的,可都得有點水平,而這位叫鄭先平的老兵就是524團第一炮手。
因為到後來已經是無炮可用,只能跟著團主力撤退至租界,後來則是跟著上官雲等人來到太行山,並由上士晉升為迫擊炮排少尉排長。
鄭先平最牛逼的一個本事,就是不靠什麼測距儀,單靠肉眼就能精準判斷距離,而且彷彿對火炮之類的武器有種天然親近,無論什麼火炮,很快就能上手。
不是上官雲和秦若愚強留,搞不好就被龐大海給挖到炮兵營當重迫連副連長去了。
日式50毫米擲彈筒在他手裡,簡直就跟個玩具一樣!
上官雲派他出場,就是要給四營狠狠掙個面子回來。
主要也是四營和其他成立已久的三個步兵營還有些差距,別的步兵營都有拳頭部隊,比如一營有衛東來的鋼鐵連,二營也有蔡勇冠的硬骨頭連,三營有每戰必當尖刀連的7連,就是他四營還沒有能拔尖到有名號的。
所以,這次軍事大比武其他步兵營都可以不奪冠,但惟獨他四營的人不行。
這一派,就是整個四行團內數得著的神炮手。
果然,鄭先平不負眾望,四行團原本就很嚴格的體能訓練讓他跑了頭兩名,有足夠時間調整好呼吸頻率後的神炮手更是擲彈筒五發射擊全部落在工事周邊,偏離最遠的也不超過4米。
在擲彈筒有效射程的500米超遠距離,而且是沒有任何試射的情況下,彈坑只偏離目標不到4米,絕對神仙級炮手。
這一次921師可就差了不少,派出的擲彈筒手跑步倒是跑了個第一,可射出的五發榴彈,有兩發落空至20米外不計入成績,3發在距離工事8米左右的位置。
這應該也和921師警衛營裝備擲彈筒兵不多有一定關係,如今的921師在四行團的支援下警衛部隊也全部換裝德械裝備,以衝鋒槍和捷克式輕機槍為主,迫擊炮也選擇的是火力更為兇猛的82迫。
火力不足恐懼症對於八十集團軍的將領們來說,其實還不是抗日戰爭遇上日軍開始的,或許早在七八年前和某些人的抗衡中就已經深入骨髓了。
日式50毫米擲彈筒在早期自然是被當成寶,但隨著新裝備不斷更新迭代,做為師首長手中最後的底牌,警衛營中自然是不裝備了。
如果拉來772團和771團兩個主力團一線部隊中的擲彈筒手,恐怕實力就強很多了。
這種現象或許不僅在921師存在,101師、28師、17師都有,反觀裝備更差一點的12師和104師的表現卻好很多。
擲彈筒兵在他們兩個事,可是寶貝,縱算是警衛部隊,也都大量裝備。
104師李師長的警衛營裝備可謂是五花八門,遼造十三步槍是主力步槍,p28衝鋒槍卻也不老少,班、排、連長都佩戴著20響駁殼槍,日式擲彈筒卻又是每個警衛班必備。
遠、中、近程火力都有,還是中、日、德三國製造大雜燴,總讓人覺得有點不倫不類,戰場彈藥補給也是個隱患。
可不得不承認的是,就這個原本是防禦型的警衛營拉出去,隨時可以成為一支攻堅型野戰部隊。
這恐怕也是22集團軍在裝備依舊缺乏下的一種無奈舉措!
所以,104師在這輪比試中大放異彩,一舉獲得第二名,把在場的一個川軍少將喜得不停摸腦殼:“個龜兒子的硬是要得,要賞!”
真的,在參加這次軍事大比武之前,就連這位自家人知曉自家事的川軍少將恐怕也做好了分會場四個專案全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