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9部分,戰隋,知恩報恩,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目前第三次東征還處在“設想”階段,中樞大臣們對這一“設想”十分悲觀,核心決策層也有較大爭議,但聖主對此樂觀、積極且態度堅決,衛府持主戰立場的統帥們也是“摩拳擦掌”。這導致裴世矩在擬製此次西行策略的時候,很難兼顧到各方立場,無法做到兩全其美,其直接後果就是讓軍政兩界對此策略做出“誤讀”,繼而蓄意設定障礙,那就麻煩了。
正當裴世矩為西行策略耗費心神,殫精竭慮之刻,內史舍人封德彝的書信送到了裴世矩的案頭。
裴世矩很吃驚,他萬沒想到齊王及其支援力量竟然在如此危急時刻“殺進”北疆,導致本來就不好的南北局面“橫生枝節”,稍有處理不慎,南北關係必然會迅速惡化。
裴世矩對齊王的評價大為改觀。齊王這步棋走得好,走得妙,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恰好擊中了聖主和中樞的要害,攻聖主和中樞之所必救,可謂一擊致命。
裴世矩認同封德彝對“齊王北上”和“高陽危機”這兩件突發大事背後所隱藏的政治博弈的分析和它們將對北疆局勢乃至南北關係所產生的難以估量的影響,繼而對第三次東征的“不確定性”產生了懷疑。他突然有一種預感,預感第三次東征可能會在短短時間內由聖主的意願變成中樞的最高決策。
發動第三次東征的必備條件中,在內是西京要在政治上妥協讓步,在外則是大漠北虜被有力牽制,無法阻擾和破壞中土的第三次東征。而若想牽制北虜,中土僅靠與西突厥人聯手,在大金山南北兩麓夾擊東。突厥人顯然不夠,畢竟寄希望於西突厥人與大漠北虜打得難分難解,把命運交給別人,實在不現實,關鍵時刻打鐵還須自身硬,還要依靠自身力量,只要北疆鎮戍力量足夠強大,對大漠北虜形成了實質性威脅,就必然能夠在第三次東征期間有效牽制大漠北虜。
然而,因為東征的需要,北疆鎮戍軍及地方壯勇被大量抽調到東征戰場,導致北疆鎮戍力量急驟下降。如果東征一鼓而下,一戰而定,東征戰場上的北疆鎮戍軍迅速返回長城防線,這就是個可以忽略的小問題,但是,連續兩年東征都失利了,東征戰場上的北疆鎮戍軍不但遲遲不能返回長城防線,還損失慘重,導致原本忽略不計的小問題迅速演變成了大危機。
可以預見,如果中土發動第三次東征,大漠北虜肯定要乘著中土北疆鎮戍力量嚴重不足的大好機會南下寇邊,如此既能給高句麗以有力支援,又能打擊和要挾中土,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這也是裴世矩獻計聖主,積極結盟西突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論有沒有第三次東征,未來幾年北疆鎮戍形勢都十分嚴峻,為此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遏制和削弱大漠北虜。
但西域遙遠,西突厥人也不好對付,裴世矩此趟西行未必能實現預期目標,圍魏救趙未必好用,“遠水解不瞭解渴”,相比起來,齊王北上鎮戍,支援齊王的那些站在“明處”和躲在“暗處”的力量紛紛湧入北疆傾力相助,則必然能在短短時間內加強北疆鎮戍力量,堅固長城防線,對大漠北虜可以形成實質性威脅。
所以單就“齊王北上”這個策略本身來說,價值很高,適逢其時,恰到好處,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能解決聖主和中樞所面臨的諸多棘手難題,非常好,但從隱藏在這個策略背後的危機來說,“齊王北上”是把“雙刃劍”,既能傷敵,也能害己,有利有弊,難以權衡。
“齊王北上”會引發內外兩大危機。在外是南北危機,如果齊王有意以製造南北危機來要挾聖主和中樞,從而獲得極大的權力和極強的實力,那麼他的北上不但無助於南北關係的緩和,反而有可能提前引發南北大戰。在內是皇統危機,齊王一旦據北疆而稱霸,必然覬覦皇統,極有可能重蹈漢王楊諒之覆轍,骨肉相殘,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