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1部分,朱門風流,知恩報恩,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樣東西你拿著,但玉佩你帶著走,冊子上的東西卻得在這裡記下,然後毀了。我也是剛剛才記下來,這東西記在心裡比紙上牢靠。”
接過那枚溫潤卻只是中上品的白玉佩,還有那本薄薄的小冊子,張越抬頭看了看袁方,見他只是+欣慰地笑著,他這才點了點頭:“那好,這事情以後我就接下了。”
“你也不必有什麼負擔,青樓楚館酒樓飯莊多有各家勳貴的生意,他們的訊息渠道往往就是這麼來的,只不過我這條線更加縝密罷了。這年頭要做官,最怕的就是耳目閉塞,關鍵時刻沒個預備。”
第十七卷 兒孫福 第009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
傍晚,仁壽宮東暖閣。
張太后向來不喜奢華。朱高熾駕崩之後,她移居仁壽宮,一應宦官宮人也就一同搬了進來。由於遷都之後,宮中並無太后太妃等等,仁壽宮一直空關著,朱棣逝世之後,妃嬪等也多半殉葬,所以她之前移宮時,仁壽宮中可說得上是要什麼沒什麼,御用監緊急造用採辦都來不及,還是張太后將自己用慣的幾樣舊傢俱搬了過來,隨即又下令一應用具全部從簡。如今這東暖閣中一色都是半舊不新,唯一鮮亮的就只有角落小几上插瓶中的幾色鮮花。
“當年這兒還是北平的時候,你剛剛嫁過門不多久,英國公就隨著大軍去了大寧,緊跟著南軍就圍了城,仁孝皇后親自帶著咱們登上城樓,你可還記得?”
此時此刻,聽張太后又說起當年舊事,王夫人不禁一愣,隨即便心有餘悸地點點頭道:“哪會不記得。如今這些年好了。當年那會兒常常做噩夢,夢見城破了,人都衝進來了,緊跟著就醒了。我那時候還是新媳婦,哪裡見過這樣的陣仗,倒是太后緊隨仁孝皇后,一直從容不迫。我們那些人裡頭隨披甲上城,但有好些給嚇哭了的,還是您一個個安慰了過來。”
時隔多年,張太后仍然能記得隨著還是燕王妃的徐皇后登城禦敵的情形。密集的飛矢,震天的喊殺,四濺的血肉……午夜夢醒的時候身邊沒人,她總能想起那讓人心驚肉跳的一幕幕。這些朝廷諱言的隱情如今已經很難再對人說,縱使朱寧親密,畢竟不曾經歷過那一遭,如今還能略說一二句的,也就是王夫人了。
“都是多少年的事了,如今再想起來,好似還是昨日一般,一晃剩下的人卻只有寥寥幾個,好些人都已經故去了。再算上那幾年大戰中故去的大將,更是不知凡幾。當初仁宗皇帝在世的時候,常對我嘆息你公公文武全才,可嘆不能輔佐左右,於是後來又追封了河間王……說起來十二月二十五就是已故河間王的忌辰,皇帝已經吩咐禮部派人主祭。若不是儀制不好收拾,我也想隨祭一炷香。到時候也只能在宮中遙祭聊表哀思了。”
王夫人聞聽此言,連忙起身拜謝。靖難時,公公張玉和朱能丘福同為五軍大將,但後來公公戰死沙場,永樂初雖追贈國公,那卻不是世襲的爵位,因此張輔起初不過是伯爵,直到因安南功,這才最終成了國公,人人都會讚一句虎父無犬子。然而,相比徵安南途中病逝而追封東平王的朱能,張玉卻差了一步,直到洪熙年間方才得以追封為王配享太廟。得知訊息的時候,張輔曾經特意開宗祠拜祭,她至今還記得丈夫那時候的神色。
儘管下旨改封的是朱高熾,但王夫人很是明白,那時候張太后贊襄國政,這等事不可能不問她的意思,如今張太后如此說,自然是證明了這一點。
“只不過,十月裡皇帝要親自巡邊。英國公要隨行,只怕是不能留在家裡。到時候就要辛苦夫人了。若是人手不夠,宮中可以多從司禮監調幾個人過去幫忙,至於親戚妯娌裡頭,你也可以叫幾個知根知底的。這是追諡河間忠武王之後的大祭,總得隆重些。”
儘管已經聽人說過皇帝巡邊的事,但畢竟一直懸而未決,此刻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