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成為出色領導者:掌控力,打倒一切,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是真正的成功。
古往今來,傑出的軍事家不勝列舉,然可謂之“戰略家”者,鳳毛麟角。諸葛孔明“未出茅廬,已定三分天下”;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最簡陋的作戰室裡卻指揮了世界空前的人民解放戰爭。孫子曰:“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
在我們人類社會中,任何群體,都是由各個部分組織而成的。部分之間常常是互相聯絡的,特別在同一集體中,或者所從屬的更大系統中,聯絡往往尤其突出與緊密。這就要求領導者考慮、處理任何問題都應該注意上下、左右、前後各種因素的互動性,見木更見林,而不能孤立化、片面化,忽視、遺漏其他因素。
領導者看待、處理問題要從全域性著眼,以大局為重,統籌兼顧,把一切重大問題統一起來考慮,把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銜接起來看待,把握縱橫經緯,層次方位。一個不能很好地掌握全域性的領導者,將無法積極有效地貫徹決策, 組織內外的各種要素會處在散亂的狀態中,從而造成混亂,使得整個組織陷於無政府狀態,組織目標的推進和實現也將成為空談。為此,領導者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事關全域性的重要問題上。
首先要以整體眼光,培養戰略思維。這裡說的是領導者的宏觀決策能力。領導者應該是戰略家。在一定時期內,凡帶有考慮顧及所有方面和所有階段的問題,都是關乎戰略的問題。領導者居於全域性的統帥地位,因而要求他們具有戰略頭腦,即具有廣闊的視野和統籌全域性的能力,善於掌握和駕馭全域性的發展規律,能夠顧及到整體的各個過程。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事件,而鮮有人知當時在日本採取行動的前幾天,美國情報局已經截獲、破譯來自東京的密電:預定12月7日拂曉進攻珍珠港。這一極其重要的情報,被美國總統羅斯福閱後束之高閣。他沒有采取任何防患措施。其實,羅斯福另有打算。
第二節 戰略思維決定全域性的勝利(2)
日本襲擊珍珠港前美國一直保持中立,並未介入戰爭。這種看似安全的中立卻危機四伏。
當時已連任三屆總統的羅斯福覺察到其中隱藏的殺機。他知道德、日、意是想要征服法、英、俄等國家後,再來對付美國……這對於美國來說將會是巨大的災難,那時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羅斯福知道,美國只有儘早加入戰爭,與英、法、俄等國結成同盟,才能打贏這場戰爭。但是,當時的美國民眾則沒有看到這一點,他們迫使羅斯福在競選總統的演講中做出保證決不派遣他們的孩子出國作戰。
羅斯福一直在尋找參戰的契機。他想從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身上下手,而希特勒似乎看出了羅斯福的企圖,於是果斷地做出決定,竭盡全力防止把美國捲入戰爭。
而認為“只有同美國開戰,才無愧於國家的實力和光榮”的東條英機,倒是躍躍欲試,他給羅斯福帶來了希望。事實證明破譯的密電是真實可靠的,日本在羅斯福的裝聾作啞下,偷襲珍珠港獲得全勝。
事已至此,美國民眾看到了自己的愚昧、可笑,他們紛紛要求加入戰爭,保家衛國,於是羅斯福得到美國民眾的支援,美國正式宣告參戰。羅斯福為了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為了美國國家長遠利益,忍痛捨棄了珍珠港。與此相反,東條英機得到了珍珠港,卻把絞索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這就告訴我們,那些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盯著區域性勝利、目光短淺而胸無大局的人,最終將滿盤皆輸。善弈者謀局,不善弈者謀子,這就需要謀劃、具有戰略思想。領導者考慮處理問題,要謀局、謀勢,只有不拘泥於一事一時的得失,善於從全域性上籌劃,以全域性得失為最高標準,重在謀局不重謀子,重在謀勢不重謀事,才能取得最終勝利。領導者其實就是棋手。他能不能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