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為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競爭對手出現了,你好,1983,隱為者,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好,1983
原來的技工學校這邊,已經是城邊子,佔地極廣,空地也比較多。
無論是學員還是教師,以及到場祝賀的領導,每個人都拿著一把鐵鍬,來到學校後面的空地上。
地上已經刨好了一個個的樹坑,不遠處,還早就準備好一根根樹苗。
大夥這才放心不少:這凍天凍地的,地皮兒剛化開薄薄一層,要是叫大夥刨樹坑,那估計得一上午時間。
“每人領一棵樹苗,親手栽種下去,大家猜猜,這是什麼樹?”老周扯開嗓子吆喝著。
已經有心思比較靈敏的人猜到了,四下裡響起幾聲應答:“是杏樹吧?”
沒錯,正是杏樹,因為中醫素有杏林之稱。
這個典故,還要追朔到三國時期,當時有建安三神醫,分別是張仲景,華佗,以及董奉。
這位董奉先生,晚年隱居廬山,給人治病,從來不索求報酬,只有一個要求:每一位被醫好的病人,要在山坡上種一株杏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裡山坡的杏樹便蔚然成林。
啞巴爺爺此舉,顯然也頗有深意,在場的人,也都理解了孫先生的意圖:行醫者,醫術要高,醫德更要高。
於是也就沒有人再抱怨,都樂呵呵地領了一棵樹苗,栽種到樹坑裡面,在培土澆水。
許多人還都記下了自己栽種樹木的位置,以後勤澆水,等到樹木蔚然成林,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和付出。
就連到場的領導們,也都親手栽下一棵杏樹,他們也都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栽種完杏樹,人群便在老周的帶領下,來到校門口。
由啞巴爺爺和來自部裡的領導,一起將蒙在校名上的紅布揭下來。
“杏林中醫學校”這六個古樸莊重的大字,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開始鼓掌,
劉青山看著師父臉上那無比欣慰的笑容,心裡也湧起巨大的成就感:今日栽下樹苗,明朝蔚然成林。
簡短而與眾不同的開學典禮,就這樣結束,學員們立刻返回教室,開始學習。
班級都是小班兒,每班也就二三十人。
現在剛開始,還處於摸底階段,等啞巴爺爺對這些學員的底子都清楚之後,再重新分班。
針對學員不同程度,進行不同教學。
就像那些老先生,再從頭學基礎,就沒有必要。
而像梁小虎這種門外漢,則需要從頭學起。
教材使用的就是首都中醫學院的教材,另外還有宋一針編撰的針灸學,範先生編撰的藥膳學,以及啞巴爺爺編輯的醫書。
邊教邊摸索,發展幾年,爭取編纂一套完善而且統一的教材。
學校初創,有時候就是發現問題,然後再解決問題,等步入正軌就好多了。
中午,各級領導就在學校食堂用餐,也沒搞特殊化。
領導們也算瞧明白了:人家這裡,一切都以務實為主,他們也就沒必要做那些表面文章。
送走了領導,劉青山又和師父研究了一番,等到過了五一,還要建兩座教學樓。
另外再建設一座門診大樓和一處住院部,中醫學科,必須理論聯絡實際,才能成才。
這些投資,都是劉青山掏腰包,他這個當弟子的,也應當應分。
李鐵牛一聽,也立刻給媳婦打電話,叫小翠把積攢的家底兒都拿出來,他也要孝敬師父。
劉青山也不攔著,反正以後賺錢的時間長著呢。
很快,杏林中醫學校就走上正軌,也就沒劉青山啥事了,他也收拾東西,準備遠行。
黑河那邊的邊境貿易重啟,劉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