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懲惡--祖父那雙強悍的手,管他三七二十一,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祖父家鄉出了個抗倭英雄

在膠東萊州灣一帶,提起祖父帶領眾鄉親痛打貪得無厭、搜刮民財的狗縣官一事,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是那些親歷過實情的老人們,在說起祖父抬起他那蒲扇大的巨手,攥住狗官的小腦袋,象扭熟透了的癩瓜似的輕輕一扭,就聽“嘎嘣”一聲響——斷掉了。嘿!那情景,形容得是那麼的活靈活現,有聲有色。

凡是見過祖父的老輩人,每每提起他的身子骨兒來,都要讚不絕口地說:“那剽悍勁兒真是沒比!”

我禁不住問:“他很高嗎?”

“高!”

“壯嗎?”

“壯!”

“高到什麼程度?”我這個問題提的有點怪,但也不是一點用沒有。

“這個嘛……反正平常的門他過時都要哈哈腰低低頭,不然就得磕腦門兒。”

為了弄明白究竟有多高,我一次回老家,特意找了些老屋的門量了量,一般都在一米八五到一米九零左右,這也就是說,祖父的身高大約在一米九零左右,這在我們今天的人來說也算是高的了,難怪老輩人說起他來都那麼的驚歎!

祖父自小愛習武,這有他生性好鬥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他生活的那種環境對他的影響和薰陶。早在明朝嘉靖年間,他家鄉就曾出過一員赫赫有名的戰將,起初他僅是登州衛戚繼光麾下的一個兵勇,由於他驍勇善戰,在戚繼光調往浙江組建抗擊倭寇的“戚家軍”時,他作為家兵跟隨了去,十餘年來,在剿殺進犯的倭寇戰役中,他屢建戰功,被晉升為千總。他既是馬上將軍,又是散打的好手。以竹代矛是戚家軍的一大創舉,在交手中,成百上千的倭寇被鋒利無比的竹矛戳死,而削刃者便是他們自己。更有讓倭寇膽戰心驚、望而生畏的一招兒是,每個“戚家軍”戰士的手裡,除一杆長長的竹矛外,還備有一柄尺把長的短刀,交戰中一旦出現短兵相接時(倭寇企圖用貼身術來破“戚家軍”的竹矛),他們便會迅速棄矛使刀,由於刀柄短,拔刀快,常使倭寇猝不及防,往往在他們還不知怎麼回事時,尖刀就已經插進了他們的心臟。據說,這一招兒就是山東來的那位千總在實戰中摸索出來的,戚繼光在全軍中進行了推廣,自此,“戚家軍”的戰鬥力越發的勢不可當。日本武士通常是攜帶一把長刀的,自打接受了進犯鄰國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和教訓之後,也開始攜帶一長一短兩把刀了……

一五六七年,倭寇的進犯被徹底剿滅,戚繼光便被時任宰相的張居正調往北方鎮守京都通向海洋的大門——天津薊州。戚常備不懈,善於練兵治械,很受張的器重,但張一死,戚便受到了排擠。戚不屑與其共伍,便棄官歸鄉,我們的這位千總(後升至參軍)也隨之而去,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老將軍閒來無事喜歡習習武,活動活動腿腳,身邊人見他那精湛的武藝強悍的體魄都羨慕不已,也想跟著學兩招,老將軍認可。後來見一幫人圍著自己熱熱鬧鬧,比他一人快活的多,就愈發願意施教。先是家人晚輩,後是街坊鄰居,再後是鄉里族親,習武學藝的人越集越多,這些人平素務農下海,待掛鋤歇漁時,便集聚在一起,在老將軍偌大的庭院裡,刀槍劍戟地練起來。

有人攛掇著老將軍辦個習武堂,並推舉他為堂主,起初他不肯接受,後架不住說服的人多,他也就順水推舟了。但他立下了規矩:以武會友,不收受任何錢物。同時提出:有劣跡的人不教,名聲不好的人不教,不孝敬父母、不知尊老愛幼的人不教。凡登堂入室者都要多行善事,有違規者定清除出堂永不接納。

一次他的一個族親晚輩在集上購物時跟一個老實巴交的外鄉人發生了口角,他依仗自己武藝高強,把人打了個遍體鱗傷不說,還讓人陪他五百錢。

老將軍聽說後把他招進習武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阿黛

團團

滿城風絮

剷除不公

畫心師

插翅難飛

守護甜心之胚胎的願望

管他三七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