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春秋霸事筆記,孤獨半圓,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群臣從他身邊川流般無聲地走過,消逝,沒有思想。他站在朝堂外的臺階上,凝望著遠處灰濛濛的天際中剛升起不久的太陽,心裡想到改革是件棘手的事情,現在更遇到了讓他最擔心的事情:君王不再信任和支援!最後可能就是白忙一場。心頭又彷彿浮現出他當初飢餓地趴在馬背上絕望的感受。
一個人在背後拍了拍他,是鮑叔牙。他從裡面議事完出來,兩個人對視了一眼,管仲眼裡的意思是說:“還是要打這場仗?”鮑叔牙眼裡的意思是說:“算了吧,隨他,畢竟是我們的頭頭,別灰心!”
一切盡在不言中。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沒有曹劌的長勺之戰
著名的“曹劌論戰”
去打吧!頑皮的孩子!等你自己知道錯誤!管仲就是這樣的“父親”。
《左傳》莊公十年經:“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
長勺一戰,齊桓公敗在了魯國東平的一個農夫手裡,當然這是句戲言,史料上說,有一個叫曹劌的人幫助魯莊公指揮此次戰役,取得了勝利。
《左傳》莊公十年傳中記載曹劌的出現:
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這就是著名的“曹劌論戰”的全過程,但真的是否很經典呢?就要從曹劌這個人說起:
曹劌是一個什麼人呢?許多書上都說他是東平的一個農夫。但是,以魯國那麼繁瑣的制度和禮儀,一個農夫怎麼可能見到魯莊公,讓魯莊公聽任他賣弄,用戰車載他去指揮戰鬥,而不認為是無理取鬧。設想一下,這麼關鍵的一場戰鬥,魯莊公怎麼會放心聽他去說什麼時候擊鼓什麼時候出擊。
其實,那時候魯國有個將軍叫曹沫,他們應該是同屬於曹氏一族,相當於親戚。曹劌極有可能是透過一個人引見去見的魯莊公,魯莊公才同意載他去觀戰並且聽他的建議作戰,而這個引見的人就是施伯。施伯這個人向來眼光不錯,他能夠看出管仲的才能就說明這一點,但對於施伯來說,放過管仲是他終身的悔恨,此後不久他便鬱郁而亡。
曹劌來找施伯,希望他能為自己引見魯莊公,他沒有趕走這個人,好奇之下一問,知道和大將軍曹沫是親戚,再問,發現這個人的確有些軍事才能,這才做擔保引見到魯莊公那裡。
那麼,曹劌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去見魯莊公?而且不是透過自己的親戚曹沫呢?曹劌根本就不是什麼農夫,我們被粗糙的歷史記載騙了,曹劌其實是官宦家族裡潛心讀書的子弟,在東平這個地方可以說攻讀,也可以說隱居。他的理念是等待機會,機會來臨時直接一舉成名,做個大官。按正常升遷,他不願意,而且他覺得自己的學問暫時還不足去做大官,就躲起來攻讀,直到公元前684年。
他覺得時機來臨了,因為他看出來齊桓公必然吃敗仗,而魯莊公又沒有把握和信心去打這場勝仗,所以,他只要用點兵法就可以撿個大便宜。
機會千載難逢,但怎麼去見魯莊公並讓他信任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