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8章 江南地碑,靈異警事,孫銘怨,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想無益,於是我摸出一般不用的獵靈局三界通用無敵訊號手機,撥通了方良的電話。到底怎麼回事,晚上會見分曉。當然,也可能人家來了就裝傻,啥也探聽不出。但是見一面試探下總比在一邊兒胡亂猜測的好。

撥通方良電話,這貨卻在電話中顯得很平靜:「晚上?怎麼突然想起找我?」

「有事兒聊聊唄,你來不來?」我儘量將聲音放得很平靜。

方良在電話裡沉默半晌,說道:「那行吧,晚上見。我到你家找你去。」

說著,方良結束通話電話。

吳聃說道:「晚上我們見方良,看看他什麼表現再說。」

我們幾個商量了下,準備晚上等待方良的到來。但是我們始終沒有猜測出方良的目的。下午的時候,彭加木突然到我家來找我。因為之前已經透過訊息,他也知道了方良被懷疑的事兒。聽完我們的打算之後,彭教授沉吟道:「我這次來也正是想跟你們說一些相關的訊息。」

「什麼訊息?」我不解地問道。

「你們聽說過江南地碑麼?」彭加木問道。

我跟吳聃茫然地搖頭。吳聃說道:「地碑什麼玩意兒?」

彭加木笑了笑,說道:「這只是一種說法,也是獵靈局的高階機密。但是現在案件嫌疑人涉及到方良,我也只好透露一些訊息給你們。」

說著,他將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取出來,開啟來說道:「你們知道南京曾經有個名字叫『石頭城』吧?」

「怎麼扯到南京了?」我問道。

彭加木並不答話,而是繼續說道:「石頭城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戰國中期楚國在此設定的金陵邑,這是公元前333年的事情。楚國的威王滅越後,盡佔吳國故地,就在今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又傳說楚威王曾經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也就是古代叫做『龍灣』的地方埋過黃金,以壓『王氣』,因而稱作『金陵』。由於當年的長江還在清涼山的西麓下流過,金陵邑臨江控淮,形勢十分險要。石頭城位於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裡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

「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那裡的山川形勢。他看到以鐘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讚嘆,並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孫權在赤壁之戰後,於公元211年將首府由京口遷移到秣陵,並改稱秣陵為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此後數百年間,這裡成為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東晉義熙年間,在石頭城的南部建造了一座『入漢樓』,在樓上可眺望監視長江,作為屏障建康都城的重要據點。古代長江繞清涼山麓東去,巨浪時時拍擊山壁,將山崖沖刷成峭壁。」彭教授一邊兒說著,一邊兒給我們看石頭城的照片。我聽得有點不耐煩,不知道他說這些歷史什麼意思。說起來無非是一處古代軍事要地而已。

只見照片上的石頭城,赭紅色卵石牆基清晰可見,也還能看到歷代在巖牆上增砌的城磚。在清涼門到草場門之間的城牆下面,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因為長年風化,礫石剝落,坑坑窪窪,斑斑點點,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巖塊,怪石嶙峋,遠看隱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猙獰的鬼臉。據說石頭城現在也被稱為「鬼臉城」,也差不多是因為這東西。

「我說教授,你有話直接說啊,說這麼多到底什麼意思啊?」我有些不耐煩地問道。

彭加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荒誕推演遊戲

永罪詩人

未來之先婚厚愛

狐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