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1章 胭脂紅妝(2),靈異警事,孫銘怨,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車到塘沽區,路程也不算近。堵車的當口,我開啟車上的音響,想挑個歌來聽聽。原本是隨便開啟的流行音樂頻道,但覺得太吵,於是換了一個頻道。

只聽電臺主持人溫柔的聲音傳來:「親愛的聽眾朋友們,現在是懷舊經典老歌回放時間。剛才為大家播放的是張雨生的《大海》,接下來,大家將聽到一首非常經典的粵語老歌:《胭脂扣》。梅艷芳菲,十二少的奈何橋之約,當年感傷了多少觀眾……話不多說,請大家欣賞這曲滿載著相思哀愁的《胭脂扣》……」

胭脂扣!我聽了這名字立即精神一振。對啊,我一直聽到的歌似乎就是胭脂扣。就像是印證我的猜測似的,我聽到熟悉的旋律和熟悉的歌詞從廣播中傳來:

誓言幻作煙雲字

費盡千般心思

情像火灼般熱

怎燒一生一世

延續不容易

負情是你的名字

錯付千般相思

情像水向東逝去

痴心枉傾注

願那天未曾遇……

「《胭脂扣》講了個什麼來著?」小時候看過這個電影,但是那時候太小,已經記不住劇情了。於是我開啟手機,搜尋了一下《胭脂扣》的劇情。

只見劇情介紹上寫道:「袁永定在報館任職,一次他與前來登尋人廣告的一位冷艷女郎閒聊,得知她原是鬼魂。50年前,她是香港石塘咀紅牌妓女,名叫如花。她與人稱十二少的紈絝子弟陳振邦相愛,因身份地位懸殊,婚事遭到陳家反對。兩人同居時以胭脂匣定情,決定一起吞食鴉片殉情。如花在黃泉久候不見十二少,故回陽間尋找。袁與女友在一份當年的報紙上發現陳那時未死,並一直苟活至今。如花了解陳振邦原是儒夫,傷心之餘,將胭脂匣交還,回陰間轉世去了」

不會這女鬼也是回來尋夫的吧?只不過找不到那男人,就在每年這個時節隨便殺一個男人來洩憤報復。我心中暗想道。

但事情到底如何,還是得再去那酒廠附近問問。於是我不敢再耽擱,立即驅車往那出事地點走。等到了那酒廠附近,我停下車,在周圍轉了轉,見不遠處是一處村子。

於是我信步走了過去。到了村口處,我瞧見一個大媽正坐在一個搖椅理,手上拿著一把蒲扇在扇。我瞧了覺得奇怪,這都秋天了,扇什麼扇子呢這。

於是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我見那大媽雖然頭髮花白了一半兒,但是看起來身子骨還挺硬朗,精神矍鑠。她睜開眼睛看了看我,皺了皺眉,冷聲道:「你怎麼不聽我的勸,不是說叫你注意點的嗎?你看看,又讓那女鬼纏上了。」

我聽了這話,覺得有些意思,又覺得有些意外。難道她能看到鬼?但是讓我詫異的是,我自己都沒看到鬼,她怎麼看到的?

於是我停了下來,問道:「大媽,你看到什麼了?」

那大媽斜睨了我一眼,說道:「你除了見過那個屍體還有其他的嗎?我可見過很多的屍體,就像被車撞死啊,燒死啊,很多,有頭沒頭的,有臉沒臉的,都能看到……」

我聽得雲裡霧裡,不是很明白她在說什麼。

我想了想,隨便接著說道:「在現場就見到一具屍體,吊死的那個,大媽,您知道關於那具屍體的事兒?他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我試圖跟她溝通,看看她是否瞭解這案子的一些內情。但是這大媽沒有回話,而是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張紅色的紙。

我見那紙是被做成一個小旗子樣的,貼在一隻小巧的牙籤兒上。

「這什麼啊?」我問道。

「紅色的,能看到她。你拿著小旗,就在門口轉圈。然後你就在旗子上看到她了。」大媽很認真地說道。

我好笑地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荒村野屍

不如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