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頁,嫁給權臣以後,歸去閒人,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出閣前,魏鸞以為盛聞天夫婦應是貌合神離的,畢竟盛聞天曾移情別戀,還將外室子的事鬧得滿城皆知,令遊氏臉上十分無光。甚至陰暗些猜想,盛聞天能在年輕時在外行風流韻事,又將外室子栽培得比嫡子還出息,應是對盛煜生母懷有特殊的感情,對髮妻則未必。

在盛家的日子久了,卻發現並非這麼回事。

遊氏對盛煜有芥蒂是真的,便是盛老夫人都不諱言此事,遊氏對她恨屋及烏的態度更是擺得清晰分明。

但遊氏跟盛聞天的感情比她預想得好。

就算盛煜身居高位,有足夠給母親加封誥命的資格,盛家的祠堂裡也沒擺放他生母的牌位。整個盛家上下更是沒殘留關乎他生母的半點訊息,彷彿眾人早就忘了她的存在,就連盛聞天也不例外。

而除了早年的那樁韻事外,盛聞天這些年未添半個側室通房,哪怕遊氏對盛煜橫挑鼻子豎挑眼,二十年了都不收斂芥蒂態度,他對妻子亦頗為耐心——魏鸞曾在給祖母問安的路上瞧見過盛聞天追著盛明修胖揍教訓,卻從未見他對遊氏說過重話,便連冷臉都沒給過。

那種深藏在鐵血之下的溫柔,不是裝得出來的。

這樣的發現,令魏鸞深為詫異。

而後,漸漸篤定這對夫妻的融洽感情。

不過今晨去問安時,院裡的情形卻出乎意料。

夫妻倆像是剛剛吵過架,魏鸞進院時,盛聞天剛從屋裡衝出來,那張端方堅毅的臉上籠著怒氣,出門時甚至重重摔了下簾子。見著魏鸞行禮,他才硬生生剋制住怒氣,仿若無事地頷首,問了句盛煜是否去了衙署,而後抬步離去。

等魏鸞進屋時,遊氏果然也是一臉怒色。

這可真是罕見的事情。

魏鸞就算不會胡亂打聽長輩的事,心裡也存了好奇。

到得後晌,這份好奇便尋到了答案。

……

因時序已是仲秋,暑熱漸漸消退,樹蔭遮蔽的園中也漸漸涼快。

盛老夫人在樂壽堂悶了整個炎熱的夏日,難得今日天涼爽快,便帶了魏鸞和長房的孫媳董氏、孫女兒盛月容一道,去後院裡散心。祖孫幾個閒坐推牌,後來慕氏處理完家務瑣事後來陪婆母,恰逢染冬來遞話,說收到了封書信須交給她,魏鸞便將請慕氏補了缺,她先回北朱閣。

此處在盛府的西北角,離曲園不算近,若按著原路走,須繞行許久。

魏鸞出來後聽染冬悄悄說似是周驪音的信,哪裡按捺得住,只管抄小路往曲園趕。

天高雲淡,樹影交錯。

這一帶離曲園頗近,加之沒有可供歇腳的亭臺樓閣,尋常人跡少至,唯有僕婦定期打理花木。此刻卻隱隱有說話聲隨風傳來,等魏鸞走到假山附近,動靜愈發清晰——頗為熟悉的聲音,語氣裡似藏著濃濃的嗆人火氣,似乎是盛聞天夫婦?

魏鸞辨出那聲音,登時愣住了。

假山背後,盛聞天此刻確實滿含慍怒,憋得端方的臉有些泛紅。

事情須從六月中旬說起。

彼時盛夏炎熱,耗氣傷津,極易濕邪侵體。遊氏的祖父年事已高,碰上潮熱的暑天,發了舊疾,病勢危殆。遊家派人匆忙來報信,說遊老此病甚是兇猛,怕時日無多,想見見兒女們,以慰心願。

盛聞天因職責所在脫不開身,便由遊氏倉促趕回孃家陪伴老父親,小住了幾日。便是那幾日裡,遠嫁的姐妹難得碰頭,說著這些年夫家和兒女的事,不知怎的就提到了如今御前最得聖寵的盛煜,亦提到了盛煜的生母——

盛聞天口中產後血崩,不治而死的梅氏。

當初盛聞天剛將盛煜抱回府裡時,遊氏又驚又怒,鬧著要將那外室婦人掘地三尺地找出來,費了盛聞天好些口舌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