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不畏天,不懼地,北宋小廚師,南希北慶,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不以言論論罪。{3w」

李奇喃喃唸了幾遍,笑道:「這可比永不加賦還要難以做到啊。」

趙楷哼道:「朕一心為民,心中坦蕩蕩,不畏天,不懼地,是非公道自有後人說,又何懼之有。再者說,可怕的言論不是發生在你面前的,而是隱藏在你背後,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表面的一切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如果天下人能大聲的在朕面前說出天下人的不滿,那朕反倒能夠睡的踏實,怕就怕在百姓表面上都為朕歌功頌德,但是背地裡都說朕的不好,這種陽奉陰違才是帝王之大忌。

歷來造反皆是出自這暗地裡面的流言蜚語。因為朕長久以來都是深居宮中,很難看到百姓的生活究竟是如何,所得知的一切都是從別人嘴裡聽到的,得他們自己說出來,朕才能聽見,如此一來朕才能想辦法解決。

這諱病忌醫,可不是為君之道,為了怕見到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而把自己眼耳捂住,這不就是可笑的掩耳盜鈴嗎,你不是常常跟朕說,用百姓來監督官員,是最好的方式嗎,提倡言論自由就能夠很好的監督那些官員,同樣也能很好的監督朕。

要是朕有一天實在是無力治理好這個國家,那朕也絕不會霸佔這個位子,而讓像完顏宗望那些人看朕的笑話,當然,朕有把握治理好這個國家,這也是朕坐在龍椅上的唯一原因,你說朕有什麼理由去反對言論,去害怕言論,你不去面對困難,就永遠解決不了困難,朕怕就怕不知道困難在何處,還在因此自鳴得意。」

李奇鼓掌笑道:「若是皇上能做到這一點。千古第一帝非皇上莫屬。」

不殺士大夫其實就已經非常過了,因為士大夫也有好壞,而且讀書人變節,遠比沒文化的人變節產生的危害要更大一些。這

犯下大罪,卻不能給予懲罰,那對受害者就極為不公平了,其實當初宋太祖說出這話來,只是為了鼓勵百姓讀書,廣開言路,提倡言論自由。

這只是一種政策。

僅此而已。

趙楷其實並沒有忤逆太祖聖言。他只是將太祖的意思更加具體化,合理化,普及教育,增開私人學院,給予補助,不就是鼓勵大家讀書嗎,永不以言論論罪,這不就是廣開言路嗎,你不管怎麼說。我都不治你的罪,說什麼話,不在律法範圍內,反正自從太宗皇帝之後。宋朝罵皇帝的事件,就屢見不鮮,宋朝皇帝對這方面倒是看得挺開。

可以這麼說,這永不以言論論罪唯有在宋朝可能行得通。因為宋朝對於這方面是非常開明,當然,這只是可能。結果會怎麼樣,目前誰也無法預料到。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典型的打一棒子,給個棗子,一方面逼迫士大夫低頭,一方面鼓勵百姓讀書,拓寬言路,以前能有話語權的也就讀書人,但是這條律法一出,人人都具有話語權。

如此一來,就可以阻止那些士大夫煽動讀書人的情緒,讓讀書人為他們衝鋒陷陣,這可是士大夫一貫的伎倆。

但是話說回來,縱觀歷代,也沒有哪個皇帝剛說出「永不以言論論罪」的話來,那是因為他們心中都不能做到坦蕩蕩,即便是最開明的唐太宗,玄武門事件註定唐太宗要加大對言論的控制。

趙楷雖然與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又不能說是完全相似,那李建成可非草包,也是立下大功的,有非常多的大將追隨李建成的,視其為賢主,不然的話,李世民可能不會基於痛下殺手,玄武門事件從側面也反應出,其實李世民也非常害怕李建成的。

而趙楷則是立下奇功登基的,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最為關鍵的是他的對手只是兩個草包而已,趙佶、趙桓,這二人已經失盡民心,而且現在百姓在趙楷的統治下,安居樂業,生活質量提高了幾百倍都不止,所以擁有天下民心的趙楷是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