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香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七章 流轉(下),贅婿,憤怒的香蕉,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竹記的兩家店在京城開業以來,到這一年的七月中旬為止,整個「竹記」的實體店鋪,在汴梁附近範圍內,已經開到了五家。對於許多在京城做生意的商家來說,這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擴張速度,但就寧毅這邊的自覺來說,這最初半年的擴張還算平穩,是談不上有多快的。

在某個方向上,寧毅真正在操控擴大的主力,還不在竹記的五家實體店鋪上,而在於不斷發往各地州縣的一撥撥的「推銷員」。以二月裡寧毅帶著五個弟子到木原縣為,到後來寧毅去往江寧,再從江寧返回京城,整個佈局都在不停的發展運作。

在最初的一個多月裡,這批推銷員們並沒有帶來太過顯著的業績,頂多是在周圍探清楚了路。寧毅在江寧的一段時間裡,吸收了十餘名與蘇家有關係的年輕人做訓練,其後帶領著上京。對蘇檀兒來說,這家這個夫君到底在幹些什麼事,她看得並不是非常清楚,然而回京之後,一切就開始迅速地膨脹起來。

位於汴梁城外的研發大院裡,寧毅之前就曾指導著製造的一些小商品已經成熟。香水、香皂、蚊香、花露水等物開始在竹記的貨物櫃檯上一樣接一樣的出現,而最初成績只是平平的「推銷員」們在短短的十餘天裡忽然出現大量的斬獲,原因在於寧毅開始歸納大量的貨物需求、朝廷政策偏向之類的資訊,供手下人使用。

這年月裡的武朝,雖然說起來是經濟最為發達的時候,但普遍上來說,還是資訊封閉的農業社會。除了一些大城市、大家族的豪紳們佔有大量的資訊資源,在他們之下,許多中小地方的地主們對資訊的敏感度就呈明顯的梯次下降,譬如某一家收了糧食,只是囤在家裡,就算想賣,也找不到靠譜的買家。某一家種了棉花,長期供某個商戶收購,價格基本沒有變化,某一天這個商戶破產或是死了,棉花就不知道該賣給誰。也有時候在小地方做買賣的兩家講價錢,一方不清楚外面的市價,或者喊得太高,或者喊得太低,最後發現自己二了或是虧了的情況,都有出現。

後世所謂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要建立在大量買賣意向對比的情況下,如今的調節,或許有,卻並不明顯。整個社會上巨大的貧富差距也源自於此。當然,官本位的思想對貧富差距的巨大其實是一種變相緩衝,錢到了某個程度,意義畢竟相差不大,一個小地方的地主,攢一輩子,或許積蓄不少,但得到的享受和心理上的優越感,往往還不如培養出一個秀才來得多。

寧毅最初訓練這批推銷員,著重於如何能讓自己的說話看起來高大上,此時則加了更豐富的內容。京城一地最近缺少什麼貨物,附近的價格是什麼,有哪家人在收,若是你要賣點什麼東西,到哪裡去最是實惠,東西該怎麼運,附近的關卡怎麼收稅,如何打通關節,哪些官員清廉,哪些要錢……等等等等。

這些資訊,寧毅算是有針對性的發下去的,手下的人們也不用說得太多,稍微透露一兩點關殼,多少能打動一些鄉下財主的心——他們也不至於立刻就相信,但聽了這類東西,順手買上一兩瓶看來包裝精美的香水,做上兩套蘇家布行的衣衫,總是應有之義了。

五月裡,放在外面的推銷員們才做成了第一單中介的生意——其中一個推銷員為一個商家與相隔不遠的地主牽了線,由此定下一筆生意。不過他第一次做這種事,沒有收取佣金什麼的,只是兩家買了他不少貨物。寧毅倒是因此給了他一筆獎賞。

此時例如汴梁、江寧之類的大城市裡,做類似中介生意的人其實也有,多半是朋友多的閒散之人,幫忙牽線拿抽成,但終究並不專業。而寧毅,從一開始有一部分想法就是衝著這個去的。

幾個月的時間裡,其它的一些事情,也在與竹記一同膨脹發展。它們相輔相成,如蛛網一般的縱橫延伸著。

其一,二月裡在四平崗附近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