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冬季野外生存實驗(2),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麼,能夠影響到鋪道蟻和大頭蟻利用太陽能效率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主角不由在腦海中對比起這兩種螞蟻的基本情況來。 大頭蟻王國的種族是大頭蟻,確切說是寬結大頭蟻。 寬結大頭蟻,屬膜翅目蟻科。兵蟻身長約5.2~5.9mm,工蟻身長約3.0~3.5mm,雌蟻身長約7.0~10.0mm。身體的頭部和柄後部呈棕褐色,其餘地方呈紅棕色。喜生活在平原地區的林地、農田中。 而鋪道蟻蠻族的種族則是草地鋪道蟻。 草地鋪道蟻,也屬膜翅目蟻科。沒有特異的兵蟻,工蟻身長2.6-3.9mm,雌蟻身長約8.0mm。體色通常為黃褐色至黑褐色。該蟻常見於街道邊,草地中,田地間等生境中。 兩者之間有什麼異同呢? 主角分析了一下,這兩者生理結構的不同主要體現在體型和體色上。 體型上,寬結大頭蟻明顯要比草地鋪道蟻的個頭大。嚴格意義上來說,兵蟻和工蟻都屬於職蟻,以職蟻來比較的話,大頭蟻職蟻體長約為3.0-5.9mm,而鋪道蟻職蟻為2.6-3.9mm,兩者之前相差可達一倍以上。 而如果對比蟻后的話,大頭蟻蟻后身長約7.0-10.0mm,鋪道蟻蟻后身長約8.0mm,也偏小。雄蟻也是如此。 那麼體型對於兩者吸收太陽能量有影響嗎? 主角倒是知道,越往寒帶,同種動物的體型往往就比溫帶熱帶的同類要大,比如北極熊大於馬來熊、北極狐也大於沙漠狐。但這僅限於恆溫動物。 因為恆溫動物體型越大,其散熱率越低,更容易保持體溫。此外,寒帶地區恆溫動物的食物是有周期性的,每年都有很長時間必須完全靠自身的儲備來維持生命。另外體型大主要是因為脂肪多,而脂肪層有助於禦寒,比如北極熊厚厚的皮下脂肪就能給內臟保溫。 但昆蟲這類非恆溫動物卻正好相反,一般是越往熱帶地區的昆蟲體型越大。因為體型越小越需要陽光給身體提供能量,在寒帶地區,體型越小的昆蟲越容易“解凍”,而在熱帶24小時溫度都充足,因此可以發育出有著更大體型的昆蟲。 那麼,是不是由於鋪道蟻體型小於大頭蟻,所以他們更適應寒冷的氣候呢?主角覺得這個猜測有一定道理,但這應該不是決定性的,因為這兩種螞蟻的體型差距實在是不大,也就是毫米級別的,不至於造成其對氣候適應性上如此懸殊的差距。 那麼還能用來對比的就剩下體色了。 寬結大頭蟻體色為紅棕色至棕褐色,而以人類的視覺則是總體呈較深的黃色。草地鋪道蟻體色為黃褐色至黑褐色,而以人類的視覺視覺則總體呈土黑色。相對而言,草地鋪道蟻顏色要比寬結大頭蟻更深。 而在相同條件下,相同的物質,如果顏色不相同,那麼其在受到熱輻射的情況下,在溫度和放熱方面會有不同的情況發生。黑色物質對熱輻射的吸收能力強,溫度升高就快,淺色物質對熱輻射的吸收能力弱,升溫就慢。另外,深色物質受熱後分子膨脹,分子之間間隙拉開,停止受熱後分子之間距離會逐漸恢復,熱量就釋放出來,而淺色物質吸收熱量少,分子之間距離拉開的小,釋放的熱量與同等條件下深色物質相比自然就少。 所以,被浮冰困在冰洋裡的船隻可以利用煤灰來脫困,而看起來白白的北極熊,其保護色的白毛下卻有一層深色面板用於利用太陽能。 從這一點來看,體色更深的鋪道蟻明顯要比大頭蟻在利用陽光方面有利?主角覺得他找到了原因,今後的實驗就可以照著這個因素來改進。 其實,主角並不瞭解,除了外觀之外,這兩種螞蟻在生理構造上還有決定性的不同——在鋪道蟻體記憶體在著一種“抗凍蛋白”。 這種特殊的蛋白質廣泛存在於生活在極地海洋中的海水魚體內。這種蛋白質能與水或冰相互作用,降低水結冰的溫度,從而使生物的體液維持在非冰凍狀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系列此類的蛋白質,並將其統稱為“抗凍蛋白”。有了這種“抗凍蛋白”,極地魚就能在零下幾攝氏度的水中生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