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8章 「獵場城」戰役3,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時間,戰局陷入僵持,古板大王軍蟻多勢眾、鬥志高昂,但卻在土壟下受阻,寸步難進。 滾自然是希望這種僵局持續下去,這對兵力不足的神使王軍團來說最為有利,也最能限制敵軍的優勢。 這道土壟就像一道堅不可摧的城牆,以其地利條件庇護著其上的神使王軍團。 古往今來,多少軍隊就是依託優勢地形固守,才能扭轉戰局的。所以兵法雲:“天時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在缺乏攻城武器的時代,比如中國的宋代之前,以及歐洲羅馬時代之前,進攻任何擁有完善防禦設施或地利優勢的敵人,都是這些古典時代軍隊的噩夢。 沒有火炮和投石機直接攻擊,沒有足夠的火力掩護,這些軍隊只能用雲梯、衝車和血肉之軀去蟻附攻城,必須承受遠大於守軍的傷亡,以及由此帶來計程車氣損耗。 《孫子兵法》中說:“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認為攻城方的傷亡比例最高可達三分之一。 古希臘人也吃透了城牆的苦頭,傳說中的遠征特洛伊之戰,以全希臘聯軍的優勢,也是圍攻十年而不克,損兵折將無數,最後靠著計謀才攻破城池。 即便是弩炮、投石機的出現,也沒有徹底扭轉攻守的態勢。直到火炮出現,才讓傳統城防設施逐漸落後,但星形堡壘繼續接過了傳統城牆的擔子。這場矛與盾的交鋒,一直貫穿著人類的歷史。 現在,古板大王軍顯然也沒有什麼攻城器械,而糧食的匱乏讓他們連持久戰的能力都沒有,只能埋頭進攻。 滾在等著敵人崩潰的那一刻,這種烈度和傷亡,任何一支螞蟻軍隊都無法維持太久,哪怕戰士們悍不畏死,雄蟻指揮官也會膽寒。只要雄蟻動搖了、撤退了,這支軍隊也就崩潰了。 滾已經命令飛騎士密切關注敵軍動向,尤其不要放跑了敵人本陣中的古板大王。 古板大王的本陣就設在「獵場城」出入口附近,在高高的灌木根部有敵人主力,古板大王理應就在其中。 戰事仍在繼續。 投石漫天、屍骸遍地,雙方的廝殺烈度堪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場大戰。畢竟人類的軍隊很容易被血腥、死亡與謠言所動搖,很多人類戰士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活下去,或者建立功勳,而很難像螞蟻戰士一樣一心只想致敵人於死地。 這種一心一意的廝殺是最恐怖的,哪怕斷了腿、負了重傷、身首分離,生命力頑強的螞蟻依舊會用最後一口氣去死死咬住敵人。 神使王軍團的防線中,就經常出現戰士的觸角或前肢被只剩一個腦袋或半具身體的敵人咬住無法擺脫的情景,雖然不致命,但嚴重影響接下來的戰鬥。 這些戰士只能退下去,等後方隊友協助將牢牢咬住的敵人撕開,再繼續返身投入戰場。 人類軍隊的組織度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承受較大的傷亡,但螞蟻軍隊可以,前提是雄蟻指揮官夠堅韌。 古板大王軍發動了兩個波次的攻擊,每個波次都有三四個軍團約五六千戰士的規模,但這些軍團都在土壟前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每當這些軍團折損達三分之一,他們就會後退重整,哪怕再經歷一次投石彈雨的洗禮,也不願意再在土壟下煎熬。 極大的傷亡和毫無寸進的戰局,極大動搖了原本堅決的雄蟻指揮官的決心。 一些雄蟻指揮官派出信使找到古板大王,建議再尋找援軍的方位,或者大軍直接沿著蟻道進發,與應該在蟻道附近的援軍匯合,避開土壟上的“硬骨頭”。 古板大王卻不這麼想,邪惡的神使王爪牙肯定是已經攔阻住了援軍。如果己方大軍貿然沿著蟻道前進,一旦在前進佇列狀態,遭到敵人的前有阻截、後有追兵的圍堵,那麼大軍才是真的完了,連展開戰鬥隊形的時間都沒有就會被那些甲蟲衝散。 為今之計,還是要擊敗、至少是擊退當面敵人。 古板大王還有一絲希望,他麾下的最精銳的、全都由參與過「臨水城」戰役的老兵組成的、來自「獵場城」驍勇善戰的獵人群體的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