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8章 戰術擴散,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據蝗豺他們發回來的資訊包,主角注意到,北征軍的戰術上有了極大變化,或者說進步。 以往,大頭蟻王國軍和鋪道蟻蠻族軍的戰術並沒有什麼區別,小隊和小隊、軍團和軍團,排列出平直有縱深的戰線互相攻擊。蟻多勢眾的一方可以依靠延伸戰線長度來獲得外線優勢,而厚度決定了整條戰線的防禦力和持久作戰能力。 一些軍團的佈陣會帶有軍團指揮官的性格特徵,但也就是在戰線長度或厚度兩者上做文章。勇猛的指揮官偏好更長更薄的陣型,希望能夠儘快確立優勢;謹慎的指揮官會增加戰線厚度確保軍團不易崩潰。 千百年來,戰爭的樣式似乎沒啥改變。 直到主角來到這個時代,在第一年的收復戰爭中,主角就敏銳的察覺到螞蟻的平面戰術上的呆板和劣勢,並且一點點在實戰中完善了神使王軍團沿用至今的招牌的立體“剃刀戰術”。 其他一些聰慧敏感的大王,很快受到了啟發,比如當時與主角交善的公安大王和西方大王,就調整了自己軍團的戰術。 但由於這些大王自身也不是很瞭解立體空間概念,他們盲目模仿的唯一成果,就是學會了把軍團內的兵蟻集中使用。 這些大王雖然無法像主角那樣,把自己麾下部隊全部變成兵蟻,但把兵蟻集中使用這種小小的調整,卻帶來了戰術上的極大優勢。這是一種變相的斜線戰術,是透過區域性的優勢來達成整體的優勢。 斜線戰術,又名斜線陣、梯形陣,是將軍隊以斜線式佇列的陣形作戰,有以左至右傾前的右斜陣式和以右至左傾前的左斜陣式。其本質是不平均分配兵力和集中優勢兵力。 在古希臘底比斯的名將伊巴密濃達指揮的留克特拉戰役中,敵方斯巴達部隊的戰鬥力強於底比斯軍,數量也更多,能夠排出更厚實的陣型。 針對當時希臘世界重步兵方陣一線普遍平均分佈兵力的特點,伊巴密濃達放棄嘗試排出與斯巴達相同長度陣形,而是集中兵力於一翼,改為將左翼的列數增多,由傳統的八至十二列改為五十列,力求獲得突破。 但是有強就有弱,如果自己加強的一側獲得勝利,而削弱的一側被對方突破,仍然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受到削弱的一翼,就把它向後回縮並延遲戰鬥,儘量拖延它與敵人接觸的時間,其加強了的左翼則以雙倍速度衝向斯巴達軍,希望加強的一翼能夠求得決定性的突破。 就在這一戰,他用斜線戰術擊敗了號稱“同等人數下從未戰敗過”的斯巴達精銳部隊,打破了斯巴達人不可戰勝的神話,將後者從希臘霸主的位置上趕了下來。 後來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開始,歐洲軍隊為了充分發揚火力,採取橫形陣(即線式戰術),威力固然大大提高,但是也存在分散使用兵力的弊病。為了發揚火力,橫隊隊形是必須的,但是如何在保持橫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呢?於是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就“重新發明”了伊巴密濃達的斜線陣形,將它運用於戰場,並在索爾戰役及羅斯巴赫會戰中取得輝煌成果,令得此陣式名揚天下,各國更紛紛模仿。 斜線陣一直到21世紀是陸軍的基本陣式之一,尤其用於裝甲部隊、戰機等,可見其優秀。 公安大王他們模仿出來的兵蟻集中戰術這一斜線陣的變種,一開始並沒有在大頭蟻王國內流行起來。一直到北征軍建立,抽調整個大頭蟻王國的精銳部隊時,也不超過五個軍團掌握了這一戰術。 整個北征戰役期間,大頭蟻王國和鋪道蟻蠻國雙方,還是在進行傳統的對決,區區五個掌握新戰術的軍團,還不足以改變戰爭的樣式。 但這一次,在資訊包中,雖然由於鋪道蟻蠻族軍兵力匱乏、固守不出,很少看見地面決戰。但從北征軍軍團集結時的陣型來看,他們的戰術已大有進步。 絕大部分軍團都已經將兵蟻單獨編組,置於整個軍團第一線的一側,形成突擊力量。這正是公安大王等掌握的兵蟻集中戰術的典型特徵。 不僅僅是這一戰術得到普及,主角還注意到,個別軍團中兵蟻比例大幅上升,雖然還沒有達到神使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