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地利與人和,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一些逃回去報信的寄生蟻的腳步,整個敵巢終於得知了神使王軍團再度出現的情報。 無數正在山谷中覓食的寄生蟻,沒有等待後續部隊,就自發集結向丘陵逼近。 而丘陵對面的山坡上,石頭縫下面的新寄生蟻巢裡,也開始大量湧出寄生兵蟻和工蟻。 主角降落到第三軍團的指揮官蘭博萬跟前,向他傳達了命令。隨後,第三軍團有序的脫離了和零星的寄生螞蟻的接觸,迅速回撤。 第三軍團的戰士們爬過樹樁要塞邊上的壕溝,壕溝的底部此時已經堆滿了木樁中清理出來的惡臭的汙泥,和新鮮的螞蟻糞便。 回到樹樁頂部以後,負責駐守的第一軍團向第三軍團移交了防禦,隨後第一軍團也縮回要塞內部休整。 第三軍團的近戰小隊爬上了城牆平臺,遠端小隊則再在二線待命,他們的身邊堆滿了從要塞內運出來的陶彈。 一開始只有零星的寄生螞蟻循著氣味來到要塞之下,然後越過壕溝,開始攀爬著近乎垂直的樹皮,向上仰攻。 嚴陣以待的守軍輕易就粉碎了少量敵人的試探性攻勢。 不過很快,隨著聞訊而來的寄生螞蟻們越聚越多,遭遇攻擊的城牆地段也越來越多。 暫時休整的第一軍團也從要塞中出來,補上了要塞北邊無人防禦的城牆。 隨著敵人密度的加大,要塞下方聚集了大量的敵軍。於是遠端部隊開始攻擊,十二支遠端小隊按照指揮官的命令,向著不同方向開始拋射陶彈。大部分的火力都集中向了南方敵人來的方向,這裡的敵人密度也最大。 無數陶彈造成了寄生螞蟻們極大的傷亡,尤其是絲線寄生菌損失慘重。 離得遠的寄生螞蟻們搞不懂這從天而降的打擊來自何處,開始瘋狂的四處逃竄。 由於第一波自發攻擊的部隊中沒有大工蟻,因此在寄生螞蟻們狂奔亂竄時,也沒有一名指揮官來彈負責壓。 雖然大部分驚逃的寄生螞蟻后續又返回了攻擊隊伍,但是也暫時減緩了要塞防禦第一線的壓力。 隨著敵人越來越多,要塞城牆全線都開始遭受到攻擊。好在絲線寄生菌都被困在了壕溝裡,僅僅只有寄生螞蟻爬上了城牆,發動了攻擊。 神使王軍團的剃刀戰術依舊犀利,即便是初次參與大戰的第三軍團,也能夠在戰爭中熟練運用著在訓練中無數次重複的簡單動作:第一線牽制-第二線前進-從上而下的刺殺。 無數寄生螞蟻僅僅爬上了城牆,呆了一兩秒鐘,就化作一具無頭的或脖子被扭斷的屍體,又從高高的樹樁上跌落回壕溝裡面。 不過隨著戰鬥的進行,寄生螞蟻就像無窮無盡一樣從地面上爬上城牆,神使王軍團中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傷亡。 這些傷亡相比寄生蟻的慘重損失並不算啥,雙方的交換比達到了驚人的一比一百左右。 這種懸殊的交換比並不是雙方真實戰鬥力的體現。如果讓一名神使王軍團的兵蟻戰士與一隻寄生兵蟻單挑,那麼失敗的肯定是神使王軍團戰士,畢竟寄生蟻力氣更大,還有神出鬼沒的絲線寄生菌配合。 可作戰不是打架,並不比拼個體的武勇。 《孟子·公孫丑下》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中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指出了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個要素:天時、地利和人和。 就這場神使王軍團與寄生螞蟻的戰爭而言,天時方面,雙方都佔不到對方的便宜。 地利方面,原本寄生螞蟻是佔優的。按常理來說,從「東楊城」遠道而來的神使王軍團是客場作戰,運送傷員、補充兵力、運輸物資都需要長途跋涉。 鄭觀應著的《盛世危言·懇荒》說:“千里饋糧,士有飢色,雖有精兵名將,又豈能不飲不食。”就說的是長途作戰的客軍的劣勢。 而現在情況則完全相反了。在神使王軍團完成了“一夜城”的奇蹟後,就變成了神使王軍團可以依託防禦堅固、儲備充足的要塞來固守,而寄生螞蟻們反而得四面圍攻,由於戰線較短,寄生蟻軍就發揮不出兵力上的絕對優勢。 人和方面,神使王軍團也佔有絕對優勢。 寄生螞蟻們即便單兵戰鬥力較強,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