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8章 狩獵儀式(2),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組的搜尋沒有結果時,已經接到了同伴傳遞來的訊號。 空洞沉悶的敲擊木頭的噠噠聲由不遠處傳來,有幾處不同方位都在傳遞同一個訊息——找到了。 我靜靜的把觸角舉高,仔細的接收著空氣中的振動,努力讀取由於距離而嚴重衰減的訊號中的訊息。 正北,距離不遠。 很快,我明確了目標所處的方位,帶著兩名年輕戰士迅速向北趕去。一會兒肯定得有一場大戰,我要儘快支援隊友。部落需要憑藉戰士的數量優勢去以最小損失殺死或驅逐這隻樹皮螳螂。 一路貼著地面爬行,從石塊、沙礫和泥土上爬過,從灌木、喬木和野草下鑽過,一路上不時有新的訊號傳來,總體內容沒有改變。 看來,那隻螳螂還呆在原地,並且沒有與戰士們爆發戰鬥。 我很快帶著兩名跟班抵達了目標地點,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戰士,但是還沒有爆發戰鬥。 讓我驚奇的是,這些戰士們居然沒有隱藏起身形,而是大大咧咧的站在植物的最高處,注視著同一個方向。 如果是一群年輕戰士,我還會覺得她們是太過輕敵,以為有數量優勢就無需隱蔽自己。 但我看見這群戰士裡面還有斷腿和其它幾名資深戰士,我就知道肯定有蹊蹺。 果然,當我看到那隻樹皮螳螂時,我也驚訝的無以復加。 蟑螂一般短粗扁平的體型,前胸幾乎呈正方形,體色上呈現出雜亂的黑褐色碎斑,加上一對巨大的鋸齒前足,這的確是那隻樹皮螳螂——如果不是它沒有了腦袋的話。 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這樣震撼的一幕——一隻頂級掠食者,需要我們整個部落出動才能應對的龐然大物,就這樣被啃掉了腦袋。 而且它還活著,雖然沒有頭部,遲早會死,但它現在還活著,站在原地,警惕的舉起大刀準備保護自己。 是誰吃掉了它的腦袋,又讓它如此恐懼的警惕呢? ——我是分割線—— 話外音: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已經猜出來了,這是一隻在交配中被吃掉腦袋的雄螳螂。 傳統研究認為,吃掉配偶是螳螂交配活動的一個環節,雄性為了下一代會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但這並不準確。 一些研究是支援這個結論的。螳螂是廣食性的掠食者,基本上什麼活物都不會拒絕,只要能抓住。不管是昆蟲、蜘蛛,還是青蛙、蜥蜴、老鼠或者鳥,都在螳螂的捕食記錄中。雄性螳螂對於雌性來說,當然也可以算是美餐一頓。 在一項對勇斧螳的研究中,實驗者將雌性分成三組,透過餵食控制它們的營養狀況,用以分析弒夫行為對後代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營養不良的雌性生產的螵蛸(螳螂的卵塊)重量會大打折扣;但如果讓這些如狼似虎的雌螳螂吃掉配偶,它們的螵蛸重量能得到明顯的提升。實驗記錄揭示了沒有進行這項實驗的原因——吃得好的雌螳螂基本不吃配偶。 而對於另一種螳螂——地中海虹螳的研究直接對比了吃配偶和沒有吃配偶的雌性,卻得出了另一個結果:吃掉配偶的雌螳螂並沒有產下更多的卵。 總的來說,對於餓得兩眼發直的雌性來說,雄螳螂是送上門的食物;但是對不那麼飢渴的雌螳螂來說,可能真不缺這一口吃的。 而雄螳螂也不會為了後代主動犧牲自己!雄性螳螂接近雌性的時候,總會小心謹慎,從背後悄悄接近。當差不多進入雌性的攻擊範圍之內時,會找準機會一口氣跳到雌螳螂背上。如果尾行中的雄螳螂被對方注意到了,他們往往會落荒而逃,對於被配偶吃掉這件事,雄性是會極力避免的。畢竟保住小命才能有更多交配機會,留下更多後代。 不僅如此,營養狀況良好的雌螳螂不但對配偶更客氣,在雄性眼中也顯得更有魅力。亞利桑那螳螂是美國西南常見的種類,研究者們發現這些螳螂的雌性在飢餓的時候襲擊雄性的機率會大大提高。於是,它們的雄性不但偏向於追求吃飽的雌性,而且在野外記錄到的交配活動都發生在雌性營養積累得最充足的月份。 另一些研究則表明,營養充足的雌螳螂釋放的資訊素對雄性的吸引力更大。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雄螳螂不能自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