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4章 沿河向東(2),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角一行的探索隊,在東境外的泥沼地區多逗留了半天,他們原計劃是直接穿過去的。 主角主要帶著工程部的螞蟻,一邊研究規劃在泥沼地區搭建空中繩橋的大致路線,一邊在研究是否可以一勞永逸解決泥沼的地形問題,到時候連空中繩橋都不需要。 自從瞭解到是每年的清河洪澇倒灌塑造了這片泥沼後(蟻聯國邊境的副巢有關於此事的記錄),主角就突發奇想,如果把清河和泥沼地之間的口子徹底堵上,那麼這片泥沼就再也不會被淹沒。失去了水源後,泥沼地就會逐漸乾涸,有可能從不毛之地變成一片肥壤沃土。 但經過考察,主角這純屬異想天開,泥沼地和清河之間並不存在某個水龍頭樣的湖口相連,而是一大片低矮的灘塗遍佈。 這些灘塗的高度在平常能夠阻隔清河水倒灌,但一到洪水季就會被輕易越過。 如果主角想要築造一段土堤擋住清河洪水,就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樣堵住一個小小的口子就夠了,而是足足需要建造一段近1公里長、3米高的堤壩才行。 這工程量即便是已經強盛起來的蟻聯國都難以承擔的,其難度不亞於要一個亞馬遜雨林裡的原始部落去徒手修築萬里長城。 看來泥沼地區註定是無法進行開發利用了,能把這裡用繩橋貫通,當作一箇中轉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畢竟如果從泥沼東南方向繞行,一路上路程多了近兩倍,還都在密林中穿行,密林裡還有無數個土著部落要征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相比之下還是搭建穿越泥沼地的空中繩橋更有長期優勢。 在這片泥沼中,探索隊還發現了少量螞蟻部落的蹤跡,看來這裡也不是徹底的無蟻之地。 生活在泥沼中的是樹棲螞蟻種族玉米毛蟻,這種螞蟻很常見,適應性強,出現在泥沼地區倒也不讓主角驚訝。 這裡的玉米毛蟻部落普遍種群很小,居住在一些高大的喬木和少數終年都能露出水面的高地上,居住區域倒是和蟻聯國計劃修建空中繩橋的位置有衝突,畢竟泥沼地裡的好地方就這麼點兒。 所以探索隊裡面的軍事部參謀就比較上心,記下了這些玉米毛蟻部落的分佈——以後在修建繩橋前,神使王軍團肯定得先出兵消滅、驅逐這些土著玉米毛蟻。 ———— 在泥沼地區,探索隊過了一夜,這次有巨蜻蜓攜帶物資,飛騎士們也減少了武器攜帶量,多帶食物,探索隊共有5天的食物存量,並不著急趕路。 本著節約存糧的良好習慣,飛騎士們還是在過夜的樹洞附近,抓捕了幾隻蟲子作為晚餐。 泥沼地的夜晚比外界要溼冷不少,好在現在是夏季,倒也不難受。 第二天,探索隊出發前,有幾隻玉米毛蟻不知怎麼摸索到了附近,被突然騰飛而起的飛騎士們的動靜嚇了一跳,掉頭就往巢穴跑。 探索隊反正也要離開了,土著玉米毛蟻也威脅不到自己,便沒有理會,施施然飛走了。 ———— 越過泥沼地後,除了泥沼地邊緣有一小塊比較肥沃的土地,探索隊很快就進入一片貧瘠的高地。 清河南北兩岸的地形都開始逐漸向上攀升,清河的河段也過渡為一段河流峽谷。 兩岸逐漸爬升形成的高地,其最高處大約有海拔上百米,形成低矮的丘峰,而高地平均海拔也有三四十米。 這裡土層淺薄,露出大片石礫,喬木很少,但野草茂密的生長著。 從清河向河流的兩岸看去,視線中都是幾十米高的崖壁,在螞蟻眼中就如同科羅拉多大峽谷般壯觀。 主角騎在“阿黃”背上,挑了挑觸角,這片高地雖然植被還比較蔥蘢,但顯然不如平原地區肥沃。以蟻聯國主要的種植業、養殖業和放牧業需求來看,這片高地並不是最適合發展經濟的土地。 主角拔高高度,藉助今天不錯的天氣向四周遠眺,東、南、北三個方向,地平線上,隱隱卓卓都是黛藍色的山脈,看上去不高,但是連綿起伏的,盡然看不到盡頭。 之前在[新楊城]一帶,海拔比較低,加之距離因素,主角還沒注意到遠處地形居然這麼曲折。 照這樣看來,蟻聯國和本地文明蟻族所處的區域,似乎是東邊丘陵和西部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