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京觀,地煞七十二變,祭酒,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野寂寂,黃沙漫漫。

這一代草木豐茂,偏偏到了這小小一片平地,草木枯死,土地乾裂成沙。

而在這片乾涸土地中央……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百十個頭顱,一層層碼放在一起,堆成一座小小“京觀”。

京觀,李長安是知道的。乃是軍人炫耀武功,震懾敵人的手段。

可這座用手無寸鐵的無辜者堆積的“京觀”,在這片殺得沒了人煙的土地上,能震懾些什麼?

鬼魂還是野兔?

李長安放在劍柄上的手攥得死死的。此刻,胸中湧動著拔劍的衝動,奈何,敵手卻不在此處。

他終究鬆開了握緊劍柄的手,胸中卻愈加悶頓,他打量這些頭顱,發現左耳都被割下。

李長安轉身詢問帶他過來的老人。

“是叛軍做的麼?”

這方世界中央虛弱,無力彈壓四方,各地藩鎮割據,叛亂四起,縱兵掠民者不知其數。李長安一介遊方道士,又自認為是過客,所以也不甚理會紛亂的局勢,但也聽聞到,朝廷發兵討伐這一帶的叛軍。這戰勢一起,平日就軍紀鬆弛的叛軍,自然更加肆無忌憚,從那吃人的孫仲便可見一般。

“不。”老人卻搖頭,告知了一個有些出乎意料的結果,“是朝廷的官軍。”

“官軍?”

李長安初時還有些驚愕,下意識裡認為官府就是保護民眾的,代表著官府的官軍又怎會屠殺自己的人民?可隨即又意識到,這可是封建社會亂世的戰場中,匪過如梳,兵過如篦概莫如是。

那邊,老人繼續說道。

“官軍還沒到,城裡的賊人就強行徵走了村裡的糧食,我等還想著等官軍打贏了這些賊人,我們這些小民的日子就好過許多,這當口忍一忍也就過去了。誰知道等官軍一來,也要徵糧。可憐我等的糧食早已被賊人徵走,哪兒來的糧食上繳。可那徵糧的軍爺卻說,交不出糧食,全村便是叛逆!我也只好哀求他寬限三日,讓我等盡力籌措……”

說到此,這老人已然聲淚俱下,連帶著周遭的村民也一併哭泣起來。然而,雲過月現,便只有無頭的腐屍立在路旁微微顫抖,夜風伴著啾啾鬼哭聲浪蕩四野。

“……誰知,還未到三日,便又來了一隊兵丁,話也不說,見人就殺!可憐我那三歲的小孫兒也被斬下了頭顱,一併碼做這個!”

月亮再次隱沒,腐屍又幻化回人。

老人戟指著那京觀,眼中淚水流盡淌出血水。他憤憤然走向那京觀,還在哭泣的村民們齊齊變色,呼喚了一聲。

“里正爺!”

只見老者剛靠近那京觀,忽的,百十個頭顱便齊齊張嘴瞪目,厲風伴著尖叫驟起,老者便似被迎面狠狠撞了一下,倒飛而回。

老者落在地上,這下,卻連生人的幻化也維持不住,變回了無頭腐屍的模樣。村民們趕緊聚集過去,都張開嘴吐出絲絲青氣,這些青氣匯聚到老者身上,老人又變回人的模樣,只是委頓了許多。

他推開攙扶他的手,顫巍巍站起來,對李長安拱手拜道。

“亂世人命如草芥,我等雖然遭此橫禍,但也沒什麼報仇雪恨的念頭,只求早早離開這悽慘人世。”

他語氣悲憤。

“可道長也瞧見了,我等頭顱俱被扣押在此,無法下葬,只得遊蕩在這傷心地……我等小民,做鬼也要被欺壓麼?”

“老丈放心。”

一番話聽完,李長安只覺得胸中意氣難平,他拱手慨然回應。

“李長安必竭盡所能!”

……………………

道士腳踩沙土,手提長劍,慢慢靠近那座“京觀”。

十步。

九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兩界:從關公像睜眼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