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造畜,地煞七十二變,祭酒,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言提要:

李長安遵循著小黃書的指引,一路向東去尋屍佛,於途中巧遇燕行烈,與其志氣相投便助其奪還白蓮妖女,但因耗盡了封鎮妖女的渡魔針,不得不冒著暴露行蹤的風險去平冶城補給物資。

而另一方面,千佛寺盛典如火如荼之下,一具殭屍卻悄然潛入了化魔窟,以人頭拜祭佛陀……

……………………

圓眼珠的羊前腿曲地,磕頭不止。

面對這怪異一幕,眾人反應不一。

那母子倆畏畏縮縮躲在後面,她們是吃夠了妖魔的苦頭,頗有些草木皆兵的意味兒。而那傅九郎,驚駭之餘,頂著兩頰漏風的臉,倒有些躍躍欲試。

至於那白蓮聖女,馬背上老大一黑袋子裡便是了。

李長安摩挲著下巴,似乎想到了什麼。燕行烈已走上前去,一手揪住羊角,另一隻手抽出一把匕首,擱在了這怪羊的頂門上。

這羊身軀顫抖了幾下,卻也沒有掙扎。

大鬍子見狀也不遲疑,把刀尖子斜挑進頭皮,再沿著頭頂、脊背到尾根一路劃下去。刀鋒所過,只見著皮開,卻沒看到肉綻,甚至於連半點血珠子也沒濺出來。

這倒是怪哉。

李長安湊上前去,愕然見著那豁開的皮毛下,不是血肉筋膜,卻是又一層面板。膚質光滑細膩就像是……人皮?

這功夫,燕行烈收起匕首,揪住了羊皮用力一扯。

便見著羊皮裡滾出個赤條條的婦人!

………………

今天平冶城西門外,那是格外的熱鬧。

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把那城隍廟前堵了個水洩不通。

說道這平冶城隍那也是有來頭的。傳說是百年前,平冶有個豪強作惡,士民百姓苦不堪言,恰巧平冶有一書生略通法術,從鬼神口中得知泰山府君巡遊天下,便要途徑這平冶城。書生便夜攔法駕,具呈豪強罪狀,聽得府君大怒,讓判官勾了這豪強壽數。但天行有常,不可擅改,取一命便得抵一命,書生也因此暴斃而亡。

平冶百姓感其恩德,為其塑了神像,建了廟宇,推作了平冶城隍,日夜香火供奉不休。

但那是幾十年前的光景。

這些年世道漸壞,百姓連自個兒的生計都成問題,哪兒有餘力供奉城隍,再加上這幾年平冶百姓大多改信了一個叫白陽佛的佛陀,這城隍廟便愈發破敗了。

可當下再看這百年老廟,卻是換了樑柱,刷了紅漆,翻新了磚瓦,連那門窗屋簷上都掛起了紅綢綵帶,隨風招搖,好不氣派。

只是可惜,廟主人也就是城隍公與城隍婆,卻被恭恭敬敬請出了廟門。一尊袒胸露乳的佛陀堂而皇之佔了中堂。

一陣子“噼裡啪啦”爆竹聲響後。

新晉的主持正要引著幾位出資的“大善人”上頭香。

人群裡卻出了些騷動。

原是一個瘸腿的乞丐敲著個破碗兒,唱起了曲兒。

“怪世道,怪世道,官作匪,匪坐堂,和尚佔了城隍廟……”

一曲沒玩,便被幾個膘肥體壯的“善信”圍住一頓好打。

這亂糟糟的功夫,老倌兒趁機擠開了人群,再回身把幾隻肥羊從人堆裡拔了出來。這人與羊身上都沾著草葉與晨露,想來大清早一路趕來的,卻不想被禮佛的信眾堵在了城門外,現在才脫了身。

他掰著手指清點了數目,便要趕著進城門。

這時,一個小娃子指著老倌兒的羊說道:

“阿孃,那羊的瞳子咋是圓的咧?”

“胡說啥咧?這羊眼哪兒有圓的?“

娃子的母親掃了一眼,也沒細看,只把小孩兒拉住。這白陽佛喬遷的大喜之日,怎可說這等胡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兩界:從關公像睜眼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