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中元夜,地煞七十二變,祭酒,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元節這天。

十三家率先建醮、放焰口安撫城內外數十萬死人。

六十四坊的寺觀,請出了滿天神佛的名諱,道士祈福,和尚誦經,紛紛響應。甚至於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夷教也來湊熱鬧。

至於民間,更是熱鬧。每個裡坊都有富戶組織施孤,宰殺豬羊,供奉瓜果米麵,饗祭無主孤魂,還有沿路插彩旗,點香燭,燒紙錢與紙衣。

一整天。

紙灰紛紛彷彿落雪,香菸熏熏如雲氣蒸城。

而到太陽落盡的時刻,家家戶戶都來到各個河口放河燈。不消半個時辰,錢唐十數條河面上便點燃了百萬盞燈火。

若在城外飛來山頂居高眺望,便能瞧見星火匯聚成流,彷彿銀河倒懸,垂入了人間。

依俗,到了這個時候,地府放開鬼門,孤魂野鬼們上到人間尋食,活人該回避家中、謹守門戶。

但如此良宵美景,總有不甘寂寞的男女倦枕長夜。他們會戴上面具或面巾以免被鬼神識破身份,然後呼朋喚友上街賞玩。

至於交遊者,幾多是人,幾多是鬼,今夜之後又增添多少玄奇故事,那便另當它說了。

遊人一多,商家也就隨之而來。

按規矩,今夜不許開門營業。商人心眼活泛,便把傢伙都搬上船。常常見得,有小船載滿鮮花、蓮燈或是精巧的面具沿著“星河”兜售。

其中最多的當屬各種吃食。

雜貨場前的甘豆湯、官巷口的光家羹、萬壽坊的炒栗子、錢唐門外的宋五嫂魚羹、湧金門的灌肺、眾妙坊的肉包、中瓦前的羊飯如是等等,通通趁夜泛舟叫賣。

因是中元節,平日一些例如水碗收錢、點硃砂等防範野鬼騙食的手段也都不用了,不管來客是人是鬼,收的是銅錢還是鬼錢,都大大方方收下,甚至於,沒賣完的東西也不帶回去,盡數拋入水中,說是餵食窮鬼。

每見到這一幕,李長安都不由腹誹。

“窮鬼都在岸邊眼巴巴望著哩,哪能吃到咱們嘴裡!”

一夜魚龍舞。

…………

李長安的名字記在富貴坊褐衣幫下,本來只在華翁那裡分豬肉。

但因著白天的事,涉及的幾個坊的鬼頭也來邀請,不吃白不吃,李長安欣然以往。

他們擺出的場面可比一幫子窮鬼的褐衣幫闊綽得多,李長安也毫不客氣,跟那啥下鄉似的,連吃帶拿丁點兒不害臊。

待到酒足飯飽、醉氣熏熏歸家。

收穫不菲。

有一條好羊肉,打算明日煮了給慈幼院的老老少少解解饞。

兩條鹽醃五花,也留給慈幼院,留著平日炒菜抹鍋底。

還有兩條幹魚,半隻燻鴨,一個豬肘,估摸去換些羊奶,女嬰天天喝米湯也不是個事兒。

正胡思亂想著,醉眼朦朦中望見對面冒出一個怪物,提著燈籠,上大下小,蹣跚而來。

咦?!何方鬼魅?

不消冷風,李長安頓時酒醒。

定眼再看……

“呀?是鬼阿哥。”迎面的何五妹也嚇了一跳,“你怎生在此?”

“才從城裡回來。”深更半夜,何五妹一身白衣,手裡提著燈籠,抱著兩個大竹簍,搖搖晃晃,跟個攔路鬼似的,“五娘這是要去哪兒?”

“受鄰里們託付,要去河邊施孤。”

“這個時候?”

李長安四下張望。

已是下半夜,萬籟俱靜,別說人,鬼都歇息去了。

何五妹低頭淡淡笑著:“正為錯開時辰。”

李長安見她抱著竹簍實在吃力,平日的小保鏢也不在身邊。正好今夜吃飽了香燭,風不再似刀,霧也不再似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兩界:從關公像睜眼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