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小郎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送行詩,大奉打更人,賣報小郎君,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都郊外,綿羊亭!

幾架奢華的馬車停在亭邊,郊外寒風凜冽,綿綿起伏的山巒呈淺褐色。

太陽溫吞的掛著,在初冬的日子裡讓人感受到了一絲不遜色乃子的溫暖。

雲鹿書院的紫陽居士,要出仕了。

對於在官場日漸式微的雲鹿書院而言,是極大的喜事。

書院先生們擊節而歌,學子歡欣鼓舞,都覺得揚眉吐氣,出頭的日子快來臨了。

亭子裡,三位老者對坐飲茶,其中一人身穿紫袍,兩鬢霜白,他就是這次送行的主角。

楊恭,字子謙,號紫陽居士,元景14年的狀元。次年致仕,回到雲鹿書院治學,二十二年間,桃李滿天下,成了天下聞名的大儒。

他本該有更好的前程,入閣拜相不在話下,卻在最鼎盛的時候黯然離開官場。對於此事,士林間眾說紛壇,有人說他得罪了陛下,才不得不致仕。

有人說他是得罪了當朝首輔,手段不如人,才灰溜溜的捲鋪蓋滾人。

但不管怎麼樣,二十二年後,他終於又出山了。前往青州出任布政使。

真正的封疆大吏。

另外兩位的身份同樣不低,不說在雲鹿書院裡的地位,單是在外的名聲,就不輸紫陽居士。

穿灰袍,蓄山羊鬚的叫李慕白,大國手,曾經號稱棋道天下第一,五年前與魏淵魏公手談三局,皆敗,怒摔棋盤,從此再不下棋。

穿藍袍的叫張慎,兵法大家,早年所著的《兵法六疏至今還是大奉武官、將領的必讀刊物。

是大奉唯一一位可以與魏淵相提並論的兵法大家。

亭外站著一群送行的學子,都是雲鹿書院頗具潛力的學生。

許新年就在其中。

“紫陽先生終於出山了,若是能得他賞識,將來我們在官場必定官運亨通。”一位相熟的同窗低聲道:“辭舊,你準備好詩了嗎。”

我哥給我準備了.....而且是半首七律....許新年望著亭內,淡淡道:“潦草準備半首,永叔,你過於功利了。”

七律詩有著嚴密的格律,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

許七安給他的七律只有兩聯。許新年飯後追問,堂哥支支吾吾的岔開話題,就是不給後兩聯。

“這不是功利,學海與宦海一樣,苦做舟,鑽營為漿。”好友說,似乎知道許新年不擅詩詞,便沒有多問。

“永叔說的沒錯,而今官場風氣腐敗,胥吏配合貪官魚肉百姓,連年天災,若想改變局面,心思就得活絡些。”另一位學子參與話題。

叫永叔的學子點點頭,看向許新年:“你總說詩詞是小道,可你文章做得再好,幾十年後,誰還記得你?可詩詞,是能傳世的。”

詩詞就是小道,不能治國,不能利民,就是附庸風雅.....許二郎剛想這麼說,考慮到自己現在正準備用附庸風雅的小道取悅老前輩,把話吞了回去,含糊的嗯了一聲。

永叔詫異的看著他,竟然沒抬槓!

大國手李慕白嘆了口氣:“楊兄,你當年要有他們一般的玲瓏,也不會蹉跎二十餘載。”

紫陽居士笑了笑。

“這話不對,”兵法大家張慎失笑飲茶:“楊兄野心勃勃,是在為‘立命’境鋪路。”

聞言,紫陽居士喟嘆道:“終究還是被人排擠出官場了。”

“這不是你的問題,國子監出身的那幫人,不會看著我們雲鹿書院翻身的。”

“哼,一群只知道欺上媚下,玩弄權謀的小人,兩百年不到,就把天下禍害成這般模樣。”

此事涉及到一樁很有意思的歷史。

儒家起源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兩界:從關公像睜眼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