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小郎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鎖定嫌疑犯,大奉打更人,賣報小郎君,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刑部官員聽到劉公公的話,以為對方是在為難姓許的小銅鑼,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並決定只要許七安說的哪裡不對,就立刻抨擊,落他顏面。

讀書人其實是很擅長鬥爭的,只不過不在武力上。

府衙的官員、捕快們持觀望的態度,不在意這個莽撞的銅鑼能給出什麼線索。但他們意外的發現府尹大人竟然不神遊了,微微停止了腰桿,竟擺出認真傾聽的姿態。

呂青低聲道:“忘記了嗎?許七安啊,稅銀案的許七安。”

經她提醒,府衙眾人幡然醒悟,記起了許七安這號人。

難怪剛才聽名字覺得耳熟,原來是稅銀案裡力挽狂瀾,破解了假銀謎團的那個小快手。

嗯,現在是打更人的銅鑼了。

難怪陛下欽點他為打更人衙門的主辦官到這時,府衙官員們才真正回過味來。

“確實有些收穫!”許七安點點頭。

他本來不想說的,因為刑部和府衙都是競爭對手,沒道理把線索分享給這群狗東西。

可剛才注意到小宦官做筆記,以及刑部和府衙眾人沒有顧慮的交流,許七安忽然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表現的機會。

表現給那位皇帝陛下看。

不出意外,這份筆錄是要交給皇帝過目的,試想,元景帝看完筆錄,發現刑部和府衙都在積極討論,給出線索,為破案而努力,偏偏打更人衙門沉默無言。

他會怎麼想?

雖然共享了資訊有點虧,但功勞已經記在紙上了。

“針對呂捕頭的推測,我提出幾點疑問。”許七安等眾人看過來,有條不紊的說道:

“今早去桑泊檢視過,想炸燬整個永鎮山河廟,炸燬高臺,需要的火藥量極其龐大。”

“是的,有什麼問題?”呂青也是去桑泊勘察過現場的。

“問題來了,你剛才也說了,火藥是朝廷極其重視的戰略物資,各種保密、防盜措施非常嚴格且齊全。偷運出這些火藥,本身就非常困難,更何況是抹除相應的痕跡?”許七安道:

“你覺得什麼樣的人能做到這一點?”

呂青猶豫了一下:“工部尚書,或者兩位侍郎。”

眾人吃了一驚,連低頭記錄的小宦官也頓了頓。

許七安點點頭:“如果是工部尚書和兩位侍郎,那麼一切就合理了,以他們的手腕和能耐,買通宮中當差或大理寺、禮部吏員,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這是不是太蠢了?”

呂青皺了皺眉:“你是說”

許七安道:“偷運如此規模的火藥,即使手腳做的再幹淨,也經不起查的。我相信能當上尚書和侍郎的,還不至於這麼蠢吧。”

呂青點點頭:“既然不是他們,那除了工部,還有哪裡能提供那麼多的火藥?”

許七安道:“有沒有可能是城外運進來的?”

呂青搖頭:“外城先不說,內城是要收取進城稅的,守城計程車卒會檢查貨物。皇城就更不可能了。火藥那麼顯眼的東西,怎麼偷運?除非運送進來的是原材料,而不是火藥”

呂青和許七安旁若無人的推理著,完全沒有其他人插嘴的分,劉公公也不急,耐心的聽著。

負責做筆錄的小宦官,運筆如飛,越寫越快。

運送進來的不是火藥,而是原材料,火藥的原材料裡,硫磺和木炭都不是珍貴的東西,尤其冬天,京城耗炭量非常可怕但硝石是大奉嚴格管制的東西思考中的許七安,腦海中一道閃電劈過。

“硝石礦!?”他瞪大眼睛,盯著呂青。

女捕頭清秀的臉龐,愣了愣,然後懂了,驚呼道:“硝石礦!!”

兩人臉上佈滿了震驚,另一邊,宋廷風和朱廣孝對視一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兩界:從關公像睜眼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