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小郎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敵,大奉打更人,賣報小郎君,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奉地理志記載,雲州縱橫六萬裡,物產豐富,農桑、瓷器、草藥等等。武宗皇帝揭竿而起之前,雲州的富庶程度,在大奉各州可以排進前五。

官道迢迢,蜿蜒著通往天邊,兩邊是黑土田野,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

陽光剛升起沒多久,空氣中殘留著昨夜的低溫,一百多人的隊伍緩緩在官道前行。

馬蹄“噠噠”聲裡,夾雜著車輪轔轔。

“元景初年,雲州總人口達五百萬之數。而後,黃冊每十年編造一次,人口逐步銳減,元景30年,雲州人口三百五十多萬。現在是元景36年,再有四年就是重造黃冊之年,不知道這雲州還剩多少人口?”

張巡撫掀開簾子,感慨著說道。

30年裡人口縮減150萬,非常恐怖,而真實縮減人口只會比這更多。因為雲州土地肥沃,不鬧天災的情況下,是不用考慮饑荒問題。

也就是說,30年裡正常繁衍生息,人口是可以穩步增長的。

從500萬到350萬,可不是簡單的做減法,實際縮減人口至少再翻一倍許七安嘴裡飆出一聲國罵:“什麼鬼地方。”

張巡撫看了他一眼,繼續道:“這損失的人口,一半是因為賦稅太重,棄田當了流民,或進城另謀生路,或落草為寇,這些人都是不記在黃冊裡的。

“再就是匪患嚴重,燒殺劫掠,雪上加霜。有時候山寨土匪為了補充勞力,會主動下山劫掠百姓。呵,山匪當然也不在黃冊之內。”

許七安目光無聲的眺望遠方,耳邊聽著張巡撫的話,心裡則在分析。

元景初年還有五百萬人,元景十年的時候,人口還是縮減,到元景30年,沒了一百五十萬人,真是人數還要更多雲州是在這二十多年裡急轉而下,差不讀就是元景帝修道的開始

因為大奉皇帝痴迷修道,因此讓巫神教感覺有了可乘之機?巫神教圖謀二十多年,絕對不會小打小鬧,大奉和巫神教統率的諸國,必定要有一戰。

想著想著,他頭一歪,差點睡過去。

“你精神狀態不太好。”張巡撫審視著他,皺眉道:“怎麼了?”

巡撫大人記得,許七安這一路來,安分守己,沒有流連教坊司,理當不至於這般虧空疲憊。

許七安扭著頭,朝巡撫大人苦笑道:“沒怎麼了,就是成了時間管理大師而已。”

這是他不眠的第八天,大腦突突的疼痛,血管彷彿要爆開,今早吃飯時,甚至出現了輕微幻覺,以為許鈴音在搶他的肉包子。

眼球佈滿血絲,眼圈是黑青色的,這讓許七安想起了自己生活在996的福報社會里,偶爾還要體驗一把007,也是這般悽慘模樣。

“還有兩天,熬過這兩天我應該就能晉升煉神境了吧。不能讓自己睡過去,否則功虧一簣怎麼感覺心臟跳的好難受”

許七安深吸一口氣,摘下水囊澆在頭上,藉此刺激身體,振作精神。

一列三百人的商隊在官道跋涉,一輛輛平板馬車拉著貨物,防水布底下蓋著的是雲州盛產的絲綢、茶葉、瓷器以及胭脂水粉。

在就是一些雲州的特產,比如蛇涎硯、黃晶石等。

商隊的東家是一位滿臉橫肉的漢子,叫趙龍,早年也是雲州江湖赫赫有名的豪傑,黑白兩道通吃。

過膩了刀口舔血的日子,靠著早年闖下來的名頭,以及人脈關係,做了商隊生意。

他總能打點好沿途的山寨,四平八穩的離開雲州,將貨物散到各地,賺的盆滿缽滿。

時間久了,很多商人都願意花重金加入趙龍的商隊,求個平安。

趙龍的商隊發展至今,演變成了半商半鏢。

楊鶯鶯就是躲在這棵大樹下乘涼的一份子,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座山寨

蛤蟆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