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洛陽!,漢室餘音,龍與蚯,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植三人經過一個月的趕路,總算過了河內郡,距離洛陽已經很近了,當然主要是盧植朋友挺多,名聲又大,一路走一路被招待。 就比如上次在小沛,三人正在閒聊,沛國相袁厲就派人來請去赴宴,盧植又是一代大儒深受尊敬,後面基本到一個郡就有人邀請赴宴,這時候這些人訊息倒是靈通,可能是前面的通知的吧。 謝龍這一邊安排人宣揚劉備棄官隨師的孝舉增加劉備的名氣,一邊努力見識看看這些官員裡面有沒有什麼名人,謝龍也多少帶點名人收集癖。 不過也就見到了徐璆、袁忠算是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留下點痕跡了的,不過一時半會也記不太清這二人的事情了。 三日後,洛陽上東門。 盧植三人總算到了洛陽,盧植撫須嘆道:“時隔數年,又回到洛陽了!”謝龍看著眼前這個見證了東漢兩百年興衰的洛陽,十分感慨古人的智慧。 東漢洛陽城“南北九里、東西六里”。在城垣外面圍繞有大型的護城壕,壕寬18~40米,深4~10餘米。根據《水經注》等記載,圍繞和貫穿洛陽城(周代稱成周城)的河渠稱為“陽渠”,傳為周公所制。該河渠是人工渠道,從洛陽盆地西面引自然河流谷水之水,注入洛陽城內的城市水系工程。此外,東漢還在都城西南部的洛水河道上修建堰壩,即堰洛工程,引來洛水以供給城東的陽渠通漕,為漢晉以後漕運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漢都城有城門12座南面4門:正南曰平門(或曰平城門),即正陽之門,與宮連,東曰開陽門,西曰小苑門、次西曰津門。東面3門:南曰耗門(或曰宣平門、望門),中曰中東門,北曰上東門。西面3門:南曰廣陽門,中曰雍門,北曰上西門。北面2門:東曰谷門,西曰夏門。 據《河南志》記載,東漢洛陽城內有24街,但僅有長壽街、萬歲街、土馬街、銅駝街和香街等5街有名。 雖然洛陽比不了後世的現代化建築物,可是在古代洛陽這樣的建築已經是巧奪天工了。 “不愧是大漢都城啊,恐怕天下再沒有比這洛陽更大的城池了,要守住洛陽這麼大的城池恐怕得數萬大軍,要不然根本守不住,可惜後面被董卓這廝給一把火燒了。”謝龍心中暗道。 洛陽城大,城牆極寬,如果要全守洛陽至少要數萬之軍,當然基本這種大城都是守甕城和內城要稍微好一點,但是如果叛軍都打到洛陽了,基本也不在乎守不守得住了。 劉備前世基本沒見過完好無損的洛陽,所以也算第一次看見洛陽的全貌,大受震撼。不過一會眼神一暗,可能也是想到董卓一把火燒掉了洛陽吧。 謝龍見劉備發呆道:“師兄,走了,進城了。”劉備方才如夢初醒般,“好,走吧,師君先請。” 盧植三人入城就撞見一隊巡邏官兵,為首者身長七尺,細眼長鬚,其貌不揚,卻自有一股氣度,為首者見到盧植三人便向他們走來,隨後拱手道: “盧公當面,不知盧公何時回京?” 盧植倒是有些驚訝,因為他不認識這個年輕人,便回道:“不知閣下是?”這人見此也不惱怒道:“吾乃曹操曹孟德也,以前和盧公有過一面之緣,只是盧公不記得了。”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盧植聞言莞爾一笑,“原來是懲治豪強,嚴明法紀的洛陽北部尉曹孟德呀!是老夫記性不好,不過孟德之名我這一路來也有所耳聞呀!” 盧植隨後指向謝龍和劉備道:“這是我的兩個弟子,謝龍謝子云、劉備劉玄德。” 謝龍剛才聽見曹操的自我介紹大吃一驚,原來這就是曹操,正在仔細觀察曹操,聽到盧植介紹自己連忙道:“小弟,見過孟德兄,久仰大名!” 劉備剛才自然一眼就認出宿敵曹操了,不過也不動聲色,聽見盧植介紹緩緩道: “備久聞孟德兄大名,十分仰慕,見過孟德兄!” 曹操聽盧植之言後才看向劉備和謝龍二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