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關東!關西!,漢室餘音,龍與蚯,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閻忠一聽十分奇怪道: “子云從何處聽來賈文和此人?” 賈詡年少時並不出名,只有當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擁有如此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才能,像這樣的事情有很多。 賈詡是深得為人之道,所以才能在數次長安動亂和群雄逐鹿的亂世得以善終,所以賈詡可謂是苟住別浪的代表,閻忠一聽謝龍說所自然十分疑惑了。 謝龍笑笑,“文和兄之才!吾甚知之!只望伯誠公引薦一二即可!” 閻忠一聽倒是不置可否,緩緩開口道: “既如此,子云和令弟暫歇吾府上,待三日後我等去見文和。” 謝龍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當然是答應了下來。 是夜,閻府。 謝龍在庭院內踱步,手中拿著一幅輿圖藉著月光看去正是大漢十三州的地圖,心中暗道: “涼州羌亂?關東!關西!” ------------------- 三日後。 姑臧城中,一行三人,正是謝龍、代洋、閻忠,謝龍見人來人往一片繁榮景象道: “伯誠公!姑臧真乃富邑也!” 閻忠聞言回道: “終究不如關東洛陽也!” 謝龍聞言笑道:“伯誠公此言差矣,洛陽乃帝都自不相同,至於姑臧也可謂天下富邑也!” 謝龍一邊看著姑臧城內的羌族與漢族交易和城內一片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一邊思索著閻忠所說的“關東”! 自西漢漢高祖時期開始的陵邑制度,陵邑制度傳承自秦朝,陵邑是漢朝為守護帝王陵園所置的邑地,是西漢前期帝王陵的一大特色。 西漢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管理各地貴族富豪,在漢長安城附近皇帝陵墓處設陵城,而所謂的“陵城”,其實是消費性城市。 陵邑制度是西漢遏制世家的重要手段,每一位皇帝的陵墓周圍都會設定陵城,徵召天下世家大族和富商居住在此,一是可以防範匈奴入侵,二是強幹弱枝。 在這些陵墓中,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個陵均設邑建縣,比較出名故名“五陵邑”,所謂的五陵少年就成為有錢有勢的子弟的代稱,關中以西包括關中才快速發展起來。 這樣抽調全國富商和大族,所以整個西漢時期就沒有世家這一說,而且也沒有關東關西這個說法,可是自西漢滅亡,東漢光武中興定都洛陽後情況就變了,首先陵邑制度的實行就十分麻煩和不適用了。 當然主要還是世家形成後自然不可能再接受陵邑制度的實行了,給光武帝劉秀極大的阻力,劉秀還是太過心軟了,導致東漢世家尾大不掉。 東漢定都洛陽之後,八關一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禦敵於國門之外自然貪圖享受起來,涼州和長安關中一地自然也不可能再留守大量兵馬了,所以百年羌亂和西域叛亂規模才能如此浩大,要是西漢你在涼州敢鬧這麼大?你試試就逝世! 再加上關東世家掌握朝政不讓涼州和關中世家出身的人入中央為官,還十分打壓和排擠,如此一來涼州關中一地的人自然也漸漸和東漢朝廷離心離德,自此就開始慢慢分關東、關西之別了。 而且東漢還提議過放棄涼州,要不是涼州三明和無數忠臣志士加上朝廷裡面小部分分得清輕重的大臣極力勸說不可放棄涼州恐怕涼州早沒了,所以涼州人對東漢朝廷可真沒什麼感情。 此後關西的心態就是既然你不管我,那我自己玩說白了百年羌亂其中大半都是涼州豪族世家鼓動叛亂的,既然你不讓我入中央當官,你們也別想好過!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三國時期涼州都對曹魏十分不滿,畢竟曹魏也是藉助關東世家立國,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得涼州數郡響應呢!當然這其中肯定也是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