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章 議西遷袁隗滅門,西涼聞訊起波瀾!,漢室餘音,龍與蚯,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公,孫堅不過小疾,其雖勝但其兵少,劉備才是大敵,如今看來雖然汜水關擋住關東大軍。 可孫堅、劉備不好抵擋,洛陽四通八達終究不利於久守,不如西遷長安據守函谷關!” 李儒見現在雖然還沒有明顯處於下風,可是終究關東勢大。 若與關東硬抗實在得不償失,所以李儒還是向董卓提出西遷至長安。 董卓聞言自然明白李儒所言,思索片刻後道。 “文優所言甚是,宜早不宜遲需即刻遷都,但恐大臣未必同意呀!” 李儒聞言冷笑一聲,“恐怕他們還在想著關東聯軍到來救他們於水火吧!劉備今日已破野王,進逼河陽等地,絕不可拖延!” 董卓聽完李儒所言,心中火起,怒道。 “那文優老夫該如何行事?” “當先議西遷,若有不從,即刻誅滅袁隗滿門,震懾群臣!劉備近矣!” 其實李儒之所以一直留著袁隗就是等著這個殺雞儆猴的的機會! 董卓眼中兇光一閃,知道若讓劉備奪佔河陽等城,自己必定守不住孟津,而劉備一旦渡過孟津威逼洛陽。 袁術必不心甘,肯定會合孫堅部一同北上矣,南北夾擊之下洛陽必失! “文優放心,老夫知道該如何做了!” 翌日,朝會。 董卓提出近日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覺得如今朝廷唯有遷都長安才可安定下來,提議遷都。 司徒楊彪聞之勸誡道。 “此小兒言也!何用以論國家大事?” 董卓道: “此正乃民心所向,漢東都洛陽氣數已盡,唯有回長安而能安漢室!” 楊彪再勸道。 “誠如相國所言,但關中殘破,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天下動之則易,安之則難呀!望相國三思!” 太尉黃琬亦諫道。 “長安久棄,無有宮殿,何以安天子乎?故棄宮室而就荒地,不可也!” 董卓怒道。 “關東賊起,進逼洛陽!劉備領數萬兵馬自野王南下,其勢不可擋! 若天子有失,天下大亂也,豈能不遷都?若無宮殿,興建便是!何須擔憂?” 司空荀爽勸道。 “相國欲要遷都,實難也!如此百姓難安!” “天下大事,豈惜小民乎?” 董卓立馬罷免楊彪、荀爽、黃琬等人,同時親領數百衛士將袁隗上下滿門誅殺!以震懾群臣,果然群臣見此不敢再言。 袁隗府。 董卓坐於大堂,大笑道。 “次陽公此間安樂否?” 袁隗首級正被董卓單手拿住把玩,董卓笑畢。隨後覺得無趣將頭顱丟在一旁,看向旁邊李儒道。 “文優,明日即刻遷都如何?” 李儒見袁府滿地屍體,卻神色不變,反而微笑道。 “主公英明!” 不料,門外探馬來報! “西涼韓遂、馬騰起精兵六萬奔三輔而來!直逼長安!” 董卓神色大變!李儒亦變色! “如此不可遷都長安矣,若遷都長安。馬騰、韓遂二人皆狼子野心之輩,必來奪天子!但如今四面皆敵,何能御之?” 董卓也明白事情嚴重性了,董卓只覺得四面楚歌皆有敵軍。 李儒陷入沉思,久久不言,董卓按捺不住再問道。 “文優?” 李儒好像才突然回過神來,開口道。 “主公,吾料此必是謝子云的手筆,以利誘馬騰二人起兵,造成吾等四面皆敵。” “又是謝子云!!!其分兵三路而來已讓吾焦頭爛額,難道其知吾會遷都?故邀馬騰二人起兵?” “儒所料不差,恐怕謝子云必然料到了。 不過也不難猜,畢竟吾等三面來敵唯有西遷,但是如今局面頗為棘手!” “那文優可有所謀?” “馬騰、韓遂既然為利而來,給足其利則可退之! 而且或可利誘之,與吾等併力,畢竟馬騰二人和主公都是西涼人!” “那依文優所言,馬騰二人也不足為懼,為何謝子云處心積慮的謀劃呢?” “儒以為謝子云此舉必有圖謀,所以主公當早作防範!。” “那就按文優所言,封二人為鎮西將軍、徵西將軍如何? 再在城中劫掠富戶錢糧結之,招其相助可也!同時命人注意劉備大軍動向!” 董卓聽完李儒所言,也不猶豫直接官職許之、錢糧許之,想借此拉攏馬騰二人! “唯,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搞三國:三賤客

鵬飛葉緣

[重生星際]地產農林大亨

公子尋歡

女扮男裝被發現後

八月薇妮

童話女巫她黑紅啦

眯眼笑笑

同時給四位大佬當備胎後[穿書]

提燈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