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弓孤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初到徐州,折弓之一劍泯恩仇,折弓孤箭,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夜無話,待第二天天明醒來,那老婦人又做好了早食。李哲棲也不客氣,與老人夫婦一起用過早食,把自己想要買匹馬的想法說了出來。

那老人嘆道:“恐怕我們這整個曹莊都沒有一匹適合小哥兒的馬了。”

李哲棲疑惑地問道:“這是為何?”

那老人默然片刻,說道:“小哥兒恐有不知,這幾年戰事頻繁,戰馬奇缺,萬歲爺讓民間代官養馬,使的這馬是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差了。今年年初燕王北征時,整個北方現存的馬匹幾乎都被朝廷徵用殆盡了。”

李哲棲聽罷恍然,這代官養馬制度他在幼時曾聽祖父說起過。朝廷本意是好的,希望透過讓民間代替官府養馬的辦法來解決朝廷馬匹不足的問題,也曾下令對為朝廷培養戰馬的百姓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但後來這代官養馬制度卻變了味,成為了老百姓的負擔,非但沒有增加馬匹數量,還讓有些養馬人家因此家破人亡。

李哲棲看老人神色黯然,那老婦人更是忍不住的溼了眼睛,用衣袖拭了拭眼角,便知這家人恐怕也是這代官養馬的受害者。當下也不再追問了,心中很是失落。

那老人看出李哲棲情緒低落,反倒安慰他說道:“小哥兒也不必洩氣,曹莊這地方太小,說不定到了徐州府能買到好馬。徐州府原來有個馬市,我年輕的時候曾去過那裡一次。”

李哲棲眼睛一亮,頓時感覺柳暗花明,問道:“徐州府真有馬市?不知離此有多遠路程?”

那老人說道:“以小哥兒的腳程估計也就兩三天吧。”

三人用過早食,李哲棲又補充了一些水和乾糧,給老人夫婦留下了一錠銀子以作飯資,便告辭離開,朝徐州府行去。

徐州古稱彭城,作為有著幾千年歷史的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

李哲棲遠遠看到徐州府高高的城牆,城牆以磚石壘砌,城高及底寬均有二丈三尺,城外護城河環繞,深寬各三丈許,固若金湯。

徐州城門四開:東曰河清門,西曰通汴門,南曰迎恩門,北曰武寧門。白日裡吊橋放下,城外百姓到城中謀生有之,走親串戚有之;城中百姓出城巡視農莊有之,遊山玩水有之,很是熱鬧。到了晚上,定時關閉城門,由城門官看守,不得進出。

李哲棲走的是河清門,因為東門外面臨黃河,古諺說“聖人出,黃河清”,“河清”二字正是祈求黃河水清、水患泯除之意。

這會兒正是正午時分,太陽正毒辣的時候,河清門城門大開,守城軍士都躲在陰涼處,對進出來往之人都視而不見。李哲棲摸著懷中的路引,卻是完全沒有用上。

徐州府今歸京師直隸管轄。作為京杭大運河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徐州府八街九陌、人煙阜盛,美景與美食隨處可見,處處透露出繁華興盛之景象。

李哲棲走在城中大街上,心情少有的放鬆。離開曹莊後,他一路奔波,爬山涉水,雖有遇到困難之時,也總能想到解決之法,不知不覺間,似乎長大了不少。

喜歡折弓之一劍泯恩仇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折弓之一劍泯恩仇【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座山寨

蛤蟆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