妧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心結,兩玄錄,妧帝,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說起來可就長了啊…”

哪怕已經過去十多年了,心裡依舊難以釋懷,都不太願意回憶,一直以來都被壓在心底不想提及。

或者也有可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傾聽者讓他釋放出來。

心裡想說一時之間竟然不知從何說起

姚清瑩不急不躁,倒了一杯水遞到妧一面前,做好了傾聽的準備。

妧一整理一下思路,打算從小開始說起:

“我小時候有印象開始是奶奶帶的,奶奶住在鄉下,典型的老封建傳統婦人,思維比較傳統,教育很落後就是你史書看到那種。而她年齡大了,也管不住我,山裡成長,使我天性比較灑脫,喜歡無拘無束的。”

“算是留下一段不錯的童年回憶。”

妧一回憶起奶奶,小時候論關係無疑和奶奶親,但長大了看法不同,自己童年那般灰暗其實和奶奶落後的啟蒙教育脫不了關係。

“後來被父母接到城裡上學,父親脾氣比較火爆而母親又是一個比較沒柔弱的婦人。像我這種山裡長大,灑脫的孩子是比較皮的,因此在學校不受老師待見,因此同學拿我當個傻子一樣,偶爾還要欺負我,我告訴父母你知道他們怎麼說的嗎?”

“父親說是我自己頑劣,讓老實嚴加管教。而同時欺負我,必是我自己的不對,理由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原則,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論。像母親訴苦,母親不理解,安慰我不要惹事,我不去惹別人別人就不會欺負我,要做一個乖孩子。”

事實真就如此嗎?自己的軟弱只是讓別人覺得自己更好欺負罷了。

尤其是那個年代,教育普及不到位城裡孩子本身就對鄉下孩子帶有偏見。

後面被同學欺負,當做小怪獸,孤立…

妧一清晰記得自己無助再次哭訴時,當時父母看自己的目光,那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似乎過錯都在自己身上。

自己好像就是一個麻煩,哪兒都不討喜

可那會兒自己才多大,七八歲的年紀,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啊。

“後來稍些大點,一有負面訊息傳入我父母耳中,父親迎接我的就是打罵,我就是家裡的受氣包,有時看不順眼也會罵幾句。母親軟弱敢怒不敢言在一旁看著默默哭泣,有時父親連母親都打。”

妧一回憶起父母打架,父親揪著母親頭髮,拳頭往母親頭上招呼,自己可憐的只敢站在角落哭,當時對那個家好似都沒了歸屬感。

“事後母親安慰我,讓我聽話,當個乖孩子,不要惹父親生氣。父親脾氣又那是那麼好掌控的?一有忤逆,非打即罵,那段時間我手腳上時不時都掛著手指粗的傷痕。”

後來重新理解那個特殊時代,或許父親母親也沒錯,要怪只能怪自己生在那年代,第一次當爹媽那會教育孩子?前有傳統觀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後有新教育法案的施行,不同教育散佈在不同的兩代人身上,必然會產生隔閡。那個年代可別指望父母能給你講道理,只講棍子不講理。

“我可能是唉打怕了,為了不捱揍,學會撒謊奉承…當然,小孩子有多大點心眼?稍加旁敲就露餡了,免不了又是一頓責罰。”

“僅是如此,還不會讓我對家產生間隙,直到那件事…”回想起那件事,妧一感覺還是那麼記憶猶新。

“給我留下極深印象,也導致我們關係徹底產生裂縫。原本是一起簡單的誤會事件,小學一同學書掉了,說我拿了,還有一個女同學作證。剛開學我們拿到書都會寫上自己名字,你說好端端拿人家書幹嘛?這件事老師也認定就是我拿了,那會兒的老師喜歡用有色眼光看人,我成績不好就是壞孩子,跟本就不做調查就認定了書被我拿走的事實。告到我父母那,我父母也不分清紅直接下定論,讓我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雜役都是大帝,你管這叫普通宗門

手殘的鹹魚

崽崽心聲被全家聽到後成了團寵

公子尋歡

鬥羅之兌換萬界

世醉紅顏

我在娛樂圈整頓風氣

杏逐桃

我在鎮妖塔裡當獄卒

廣場喂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