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夢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兩百五十九 兩百塊,內海灣城市的等待,煙雨夢棋,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對他真是無語了,一大早就帶著我來到鎮裡今年比較有名的一座海拔不高的山——‘尖山’。

說到這座山因何在鎮裡出名,還得從十多年前還有媽祖文化說起。

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一。作為中國海洋文化的代表,媽祖文化近千年來一直與我國諸多和平外交活動、海上交通貿易,都有著密切關聯。隨著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媽祖文化更是成為了全人類尤其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屬的精神財富。

媽祖文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擁有媽祖宮廟5000多座,媽祖信眾有兩億多人,其中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為甚。

由於獨特的歷史發展條件和傳播範圍,媽祖信仰不僅具有神緣文化的特質,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象徵。在海外,不少華人集聚地,因為對媽祖文化的認同,而把天后宮作為社群活動的組織核心和主要場所。媽祖信仰與世界三大宗教信仰容易溝通、理解和融洽,無形中也促進了華僑與所在國人民之間的感情聯絡,達到“世界媽祖同一人,天下信眾共一家”的大同境界。因此,進一步傳播媽祖文化的大愛精神,可以充分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民眾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在鎮上的練江出海口有一座上百年的‘媽祖廟’,是全區三座年齡最長的‘媽祖廟’之一。

正所謂近山吃山、近海靠海,鮀城又瀕臨閩南,所以海洋文化、媽祖文化對鎮上的人影響深刻。

在以前,很多漁民出海前都會到媽祖廟祈福跪拜,祈求能平平安安的出去,又能順順利利的滿載而歸,寄希望於海神媽祖能保佑行船安全。

十多年前,在我還未出生時,不知發什麼什麼原因還是聽信某些神棍的話,將在媽祖廟供奉多年的神像要抬出來燒掉換成其它三位媽祖神像。

後來燒了許久還是傷不到神像半分,當時宮廟的人就將神像扔在海中,後來在福建被一個地方的漁民打漁撈到而在那個地方被供奉起來。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說是鎮裡有人夢到‘媽祖託夢’讓鎮上的人去福建將她真身請回來供奉,因為她想念當地的信眾。

當時這件事在鎮上傳的是沸沸揚揚,可謂是滿城皆知,而作為無神論的我倒是覺得很可笑,畢竟我們可是受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清洗,雖然從小生活在儒釋道三教合一非常嚴重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但我還是堅持‘無神論’。

可在幾年後,我就不在堅持自己的‘無神論’,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我們太多的無法瞭解的事情。假如世界已知與未知是一塊蛋糕的話,那麼未知的事便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分量;對於我們凡人來說,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的未知,當然這是後話。

就在今年年初,鎮裡一些信眾組成了一支隊伍到福建準備迎回‘神像’,可當地的人根本不同意,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閩南地區,而‘媽祖文化’又起源於閩南,他們認為從海里打漁能網起媽祖神像便認為是媽祖顯靈,認為這是天賜,又豈會拱手想讓!

後來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請回香火併在尖山山頂再建一座媽祖廟重塑神像。

而山頂的媽祖廟面向遼闊無邊的南海顯得非常壯觀。

以前山上的路不好走,如今大部分臺階都鋪上了大理石,山上的配套設施也是非常的全,而且還有地方可以看到我國遼闊無邊的南海疆域。這裡從到現在都是鎮上的人踏青遊玩的去處之一。

這件事我是閒暇之餘在老城區聽到一些老人在樹蔭下說起才知道。

在上山的路上,總能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貌美教授被頂級Alpha盯上後

塗逗豆

開局老婆送上門,從賣腎寶開始發家致富

饅頭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