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瀟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頁,風從何方來,林瀟瀟,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事,我一起過去吧。」凌開山坦誠道,「我也想跟崔書記學學,你們村發家致富的經驗。」

興許是丁兆交代過了,丁桂聽到這話也沒什麼詫異的,倒是陳會計,聞言好奇盯著凌開山上下打量:「你打聽這個幹啥?你也想種靈芝啊。」

有可能是都是省內的關係,這邊人講話家鄉口音不算重,凌開山能聽懂,當然也有可能是這邊開放程度較高,與外人溝通多,大家講普通話習慣了。

「不是,我想帶著我們村裡人致富。」

雖然他們覺得他外人,但他還是覺得他也是他們村的啊。

這種歸屬感很奇怪,奇怪到看到別的村發展這麼好,隱隱有著一份不服和希冀,希望自家村子也能好起來,自家村人也能富起來。

「哎呀,你也是村幹部嗎?」村民問。

本來擰在兩人之間,防止兩人幹架的丁兆終於能脫手,揉了揉肩膀,也跟凌開山嘮嗑起來:「對啊,我聽兆哥說,你們那兒沒有產業,您是想發展產業嗎?」

想到凌開山買靈芝,有點警惕:「你不會是想偷我們靈芝技術吧,這可不興啊。」

凌開山寬慰:「靈芝是為了救人的,您放心。」

為免幾人對他心懷敵意,他乾脆開誠布公,講了來意。

「我是新任的書記,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走好第一步,聽你們講這些產業,應該也是新起來的,所以想打探下經驗。」凌開山誠懇道,「我也能更容易地走好接下來的路。」

陳書記驚訝地看了凌開山一眼:「你倒是個好領導,跟我們崔書記一樣有心啊。」

「有心?」

倒是第一次有人這麼評價他,他竟是個有心人嗎?

「是啊,有心是真正為我們老百姓著想。」丁桂感嘆,「也是有心才能幹成事兒。」

「我們崔書記也是個有心人。」村民點評。

說到崔書記,幾人暫時偃旗息鼓,嘖嘖稱讚起來。

凌開山見一位書記竟然能有如此大的魅力,能讓前一刻吵的不可開交的兩人瞬間有了共同話題,好奇心更重了。

「崔書記,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啊?」巡視一圈周圍,想到丁桂說靈芝產業是這兩年才發展起來的,有了想法,「這裡的發展,是因為他嗎?」

幾人重重點頭:「除了他還能有誰。」

丁牙村的地貌格局雖然跟茂山村相似,但它其實並不如茂山村。茂山四海八方都很有名氣,加上道教文化及紅色景點的名頭,並不缺籌碼,只是看怎麼去利用罷了。丁牙村不同,這裡的小山頭就是一座真正的小山頭,沒有故事沒有文化沒有積澱,他們想發展旅遊都不得其法。這個山頭還橫亙在丁牙村同外地通行的路徑,連他們想將山裡的菌菇、草藥往外運都不得其法。

這裡的人原先大多都在鎮上打工,村裡沒什麼人呆,沒有就業崗位就沒有長久發展下去的源泉,如同水一樣,久而久之就成了死水。

原來的村幹部折騰過,什麼號召大家養野鴨野雞,種植土豆大蒜等,但萬事開頭難,除了一拍腦袋的想法行動起來,後面得推進都十分難。村幹部們三分鐘熱度一過,也就把這些事兒給擱置了。畢竟,大部分人都沒什麼文化,空有雄心不得其法也沒用,更別說毅力也有限,資金更禁不起使勁兒投入。大家後來秉持著無功無過的原則相安無事,直到任期結束。

這種情況直到2019年末才有所改變。

那一年,崔志來了。

崔志原來是個高校輔導員,研究生畢業之後一直在高校任教,在學期間帶領學生取得了許多國家級別的獎項,眾人交口稱讚。2019年底,恰逢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上頭十分在意落後村子的脫貧問題,尤其是丁牙村這種交通不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貌美教授被頂級Alpha盯上後

塗逗豆

開局老婆送上門,從賣腎寶開始發家致富

饅頭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