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二一章 金魚,反叛的大魔王,趙青杉,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默站在教室的最後面,在同學們的嬉笑和喧鬧中靜靜的凝視著這幅畫。

他能清楚的聽見同學們的討論,絕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個進步,起碼這幅畫沒有像以前那麼直觀的隱射沈老師。

在絕大多數同學眼裡,這幅畫的重點也許只有那個半果的女人像蛇一樣扭曲著的身體以及袒露的豐汝和肥碩的臀布,但在成默眼裡,這幅畫的重點,是這半條由不同顏色的鱗片所組成的,有些許腐爛,露出魚骨的魚,它流動的曲線與明亮的果體形成了反差巨大的衝擊。

作畫者的繪畫功底相當的高,他巧妙的運用不同的曲線變化和色塊構成圖案似的畫面,裝飾中有寫實,抽象中雜著具象,畫風十分的像象徵主義大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畫就有浮世繪的風格,注重構圖,強調幾何與曲線,像是速寫草圖大面積的修飾。

而這位畫作拍出四億的著名大師,最熱衷的就是借用女人與情裕表達他對自身的毀滅,是他作品一直表達的主題。他畫女性的世界,強調女性的地位,貶低甚至否定男性存在的價值。他畫慾望,畫母體,畫拯救,可是這一切都是在更進一步地否定自身存在的價值,在說自身的毀滅。

每一處表現愛的地方都同時暗含著可怕與毀滅。

眼前這幅佔據了整個黑板的巨大粉筆畫,傳遞著同樣的情緒。

很明顯,組成女人另一半的是“魚”,而不是其他的動物,繪畫者是有深意的,“魚”通“欲”,指代慾望,而在華夏古代,魚寓意著美好、富裕,這個很直觀,華夏人常常把“年年有餘”,寫作“年年有魚”。

另外魚還寓意著夫妻恩愛、愛情幸福,因為魚在華夏語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義,並且“魚水之歡”這個詞就是“啪啪啪”的古典說法。

說起這一點來,還是古人雅緻,用詞文藝且優美,像是“共赴巫山”,“春風一度”,“床笫枕蓆”,哪裡像現在的網路詞彙,什麼“打炮”、什麼“圈圈叉叉”、什麼“鼓掌”,無聊粗俗的爆。

成默看著黑板上的畫走了一會神,直到付遠卓叫他,他才反應過來,成默來到座位上的時候,付遠卓好奇的問道:“成默怎麼看的這麼入神?這幅畫有什麼奇怪的嗎?”

這時顏亦童也回頭望著他。

成默搖了搖頭,“沒什麼,只是覺得這幅畫很致鬱。”

“治癒?我只覺得顏色到是搭配的挺好看的....但一點也不溫暖啊!反而感覺有點瘮的慌.....你為毛覺得治癒?”付遠卓不解的問。

“你是笨蛋呀!”顏亦童得意洋洋的嘲笑付遠卓,像是她明白為什麼一樣。

成默也以為顏亦童聽出來自己說的是“致鬱”不是“治癒”,所以沒有說話。

然而顏亦童卻指著黑板說道:“你看那個女人是不是在啃那條烤魚,有燒烤吃最幸福的事情了,怎麼不治癒?”付遠卓衝顏亦童翻了個白眼,很是鄙視的扇動著右手,這個動作的潛臺詞就是:“白痴走遠點!”

顏亦童回頭從桌子拿起橡皮就朝付遠卓的身上扔了過去,付遠卓“啊”的慘叫了一聲,像是表演中槍了一般躺倒在了座位上,口中還斷斷續續的說道:“成....成....默.....我...不...行....了,這...這....是...我...的...最....後....一....筆....學(X)...費....請...幫..我...交...給...組...織...”

成默沒有理會付遠卓,只是看著黑板上的畫發愣,因為他覺得顏亦童似乎說的也有些道理,只是不是“啃”,而是吞噬。

正笑的開心的顏亦童見成默似乎完全不懂得接梗,於是伸手戳了戳成默,立刻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