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秦始皇陵(4),反叛的大魔王,趙青杉,領域文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514章 秦始皇陵(4)

(感謝嬢嬢的萬賞,為學姐求比心,關於發糖的事情,下一卷全是糖,請大家期待吧)

高聳如山嶽的陵墓燈火層層疊疊的依次而上,在陰沉的天幕下如同巨大的通天塔,玄色的旗幟在風中飄飛,滿目盡是小篆的“秦”字以及黑色的龍圖騰。

火光璀璨,宮殿巍峨。

天空中的箭矢亂飛,成默手握一把六米的長矛掃過一片蜂擁而至的陶俑,頓時茫茫的黑色浪潮裡就空了一小片,不過很快就被密密麻麻的陶俑給迅速填滿。

成默正待在掃一遍,然而橫掃而過的長矛,卻被混雜在人群中手持巨劍的巨人俑一把抓住,然後攔腰劈斷,接著身高約有2.5米,比姚明還要高的巨人就跳了過來,一劍砍向成默。

成默並沒有立刻將巨人俑用急凍射線給戳穿,而是將跳在空中的巨人俑給封在了冰中,稍稍觀察了一下,一般的太極龍學生並不會對秦始皇陵墓中的陶俑產生興趣,學習理科的他們大概就會認為天選者系統就是一個超越了人類現有科技的武器。

所以,在超越了現實的裡世界中看見巨人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反正裡世界奇怪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巨大的陶俑實在沒有半點好值得關注的。

但熟讀歷史的成默卻知道,眼前這個被他封在冰中的陶俑在歷史上是有說法的,成默知道秦始皇陵墓的所有陶俑都是按照1:1比例製造的,按這麼說的話,那麼也就是秦朝應該存在如此高大的人。

不過這也不值得驚訝,秦朝有人得巨人症,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如果真的只是這樣,成默也不會在意,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據史料記載,秦始皇時有個著名的大力士叫做阮翁仲,他身長1丈3尺,那就是相當於現代的3米高,“端勇異於常人,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

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稱為“翁仲”。

關於這一段,司馬貞的《索隱》裡說:“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

而這件事情,《漢書·五行志》中也曾經有過記載。

人類長到3米高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目前有記載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2.73米,可身高3米,還勇猛異於常人,這絕對不是患巨人症的表現,一般來說得了巨人症的人移動都困難,不要說勇猛異於常人了。

實際上,這並不是華夏古代關於巨人的唯一記載,在《國語·魯語》中也記錄過巨人族“防風氏”遺骨的事情,吳王夫差派人去挖勾踐的祖墳,挖出了一具巨人骨頭,請孔子來鑑定,孔子認為這就是巨人族防風氏的骨頭。

孔夫子從不語“亂、力、怪、神”,即不發表有關暴力、荒誕的言論來吸引眼球,也不搞不懂裝懂,是個普遍認為具有公信力和良知的公共知識分子,他的言論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

當然這些其實都不是成默在乎的重點,成默所在乎的是,2001年,米國和秘魯考古學家在位於秘魯北部海岸的一座巨型瑪雅金字塔內發現了3座充滿大量神秘文物的古墓。

讓考古隊員感到震驚的是,他們在3座古墓裡發現了3具非同尋常的骸骨——3具“巨人”的骨架。

之所以稱他們是巨人,是因為這些骨架的身長都在2.8米以上,而普通的當地男性身高平均僅為1.49米。

當然,在出版的2001年3月號米國《國家地理》雜誌上,歷史學家只能暫時認為這3個巨人可能是患有類似的馬方氏綜合徵(一種臂、腿、手指和腳趾先天細長、兩側晶體狀異位及有其他身體缺陷的病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LOL:你也不想被全網直播吧?

南風拂我意

神豪系統:從選擇開始

吊炸天的筆名